习习薰风逗舫窗,飞凫白浪沸长江。
莉花香扑霓裳调,山色晴侵艾虎缸。
击楫中流谁祖逖,吠刁半夜寝毛尨。
无端漫逐少年队,莫是痴心未肯降。
习习薰风逗舫窗,飞凫白浪沸长江。
莉花香扑霓裳调,山色晴侵艾虎缸。
击楫中流谁祖逖,吠刁半夜寝毛尨。
无端漫逐少年队,莫是痴心未肯降。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与历史韵味。
首句“习习薰风逗舫窗”,以轻柔的春风拂过船窗,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热闹与欢腾。接着,“飞凫白浪沸长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江面上白浪翻滚,水鸟飞翔的景象,展现了江面的壮阔与生机。
“莉花香扑霓裳调”将视线转向岸边,莉花的香气与女子的舞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浪漫而优雅的氛围。而“山色晴侵艾虎缸”则通过晴朗的天空与山色的映衬,以及艾虎缸的点缀,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感。
接下来,“击楫中流谁祖逖”引用了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豪情的向往与敬仰。而“吠刁半夜寝毛尨”则以深夜狗吠,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不安,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最后,“无端漫逐少年队,莫是痴心未肯降”表达了诗人对随波逐流、不思进取行为的感慨,以及对坚守自我、不忘初心的呼唤。整首诗在描绘竞渡盛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
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
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
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
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
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
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
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
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
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
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
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
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
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
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
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