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颜和尚将辞精资圣禅林复还山中赋此招之资圣寺为晋右将军戴威舍宅·其一》
《破颜和尚将辞精资圣禅林复还山中赋此招之资圣寺为晋右将军戴威舍宅·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戴威舍宅古祗林,千载高风不可寻。

不是一灯来净域,谁从浩劫印禅心。

法王座冷花微笑,秦帝山空草更深。

且向人间狎鸥鸟,风铃殿柝自沉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离开寺庙回归山中的和尚,与精资圣禅林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戴威舍宅古祗林的追忆。诗中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

首联“戴威舍宅古祗林,千载高风不可寻”以戴威舍宅的古祗林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深远的禅意。古祗林中千年的高风,象征着佛法的长久流传和深远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这种高风难以在现代世界中寻觅,表达了对传统禅宗精神的怀念和向往。

颔联“不是一灯来净域,谁从浩劫印禅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一灯来净域,意味着佛法的光芒照亮了心灵的净土,而没有这光芒,谁又能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铭记并实践禅宗的心灵之道?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佛法对于心灵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颈联“法王座冷花微笑,秦帝山空草更深”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法王座比作冷寂的花,秦帝山比作空旷的草,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表现了佛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坚守。同时,“花微笑”这一细节,赋予了静默的花朵以生命,象征着佛法在寂静中绽放的力量和智慧。

尾联“且向人间狎鸥鸟,风铃殿柝自沉沉”则以一种轻松而深邃的方式结束全诗。诗人建议和尚像与鸥鸟嬉戏一样,在人间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平静,同时暗示了寺庙中的风铃和殿柝声,虽在远方,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深沉。这一联既是对和尚回归山中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佛法在世俗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禅宗精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现代生活中的精神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寄题休宁赵氏云屋省心翠侍问道亭有有堂五首·其二

心属何人省者谁,自家主宰自家知。

从来此地惺惺处,不要医工用药医。

(0)

送李震鹤田侄就题其诗集

驷马未多疏受去,竹林且拟阮咸游。

想见天风鹤鸣和,月临蕙帐夜山秋。

(0)

南高峰至其下不高

远望生愁陟降劳,峥嵘窣堵据金鳌。

今朝身到南山下,渐近元来总不高。

(0)

次韵徐赞府蜚英八首·其五

骑入州城出县城,不须人送不须迎。

连峰峻岭崎岖极,政自胸中掌样平。

(0)

后天易吟三十首·其二十三

始屯终未济,世故信多艰。

维坎刚中吉,周旋险难间。

(0)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三

一夜缁郎刬醮坛,三清四圣化泥团。

也曾输与林灵素,顶上曾缨德士冠。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