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高峰至其下不高》
《南高峰至其下不高》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远望生愁陟降劳,峥嵘窣堵据金鳌。

今朝身到南山下,渐近元来总不高。

(0)
翻译
遥望远方心生忧虑,上上下下的艰辛难以言表。
险峻的山峰如同巨鳌背上的突起,屹立不倒。
注释
陟降:上山下山,形容道路崎岖或劳累。
峥嵘: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窣堵:形容山石堆积或建筑物陡峭的样子。
金鳌:神话中的大海龟或巨鳖,象征着大地的支撑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南高峰至其下不高》。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山川之美景观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哲理。

“远望生愁陟降劳,峥嵘窣堵据金鳌。”

开篇两句通过“远望”和“生愁”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在观赏自然山川时的深沉情感。其中,“陟降劳”、“峥嵘”等字眼描绘出山势雄伟、崎岖不平的景象,而“据金鳌”则增加了一种坚不可摧、巍峨壮观的意境。

“今朝身到南山下,渐近元来总不高。”

后两句转而深入,从个人体验的角度出发,诗人表达了一个哲理,即随着距离的拉近,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会有所变化。这里,“今朝”强调了时间的即时性,而“身到南山下”则是空间位置的具体化。“渐近元来总不高”的意思是,尽管过去看起来很高,但真正走近之后,却发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大。这既可以解读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一种领悟,也可以引申为对人生境遇的某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远望与亲近的视角差异,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思和对事物本质的洞察。这不仅是一次山水之旅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临江仙.望天都

曾向九皋跨鹤去,举头遥接苍苍。

盘空鹰隼共翱翔。翠痕沾蜡屐,云影入诗囊。

回首天都青入画,渐行渐远微茫。

上方仙界暂徜徉。几人能到此,胸次不寻常。

(0)

望江南

西湖好,最是养花天。

小立帘前看蝶舞,水心亭畔带蚕眠。无梦到愁边。

(0)

菩萨蛮

家山无恙年年隔。他乡空有团圞月。客况一灯知。

银屏梦折枝。钿车佳约爽。祗是添惆怅。

回首已无春。江南愁煞人。

(0)

蛙声有序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

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

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0)

寄迹效人吟·其二

分得青天在,盘桓且振裾。

行春依雨歇,问月借春舒。

草咎张椎误,兼之荆剑疏。

将传岛上史,末路漫踌躇。

(0)

潜园探梅

今年春比去年迟,开到园梅客未知。

涵镜轩前风雪重,捲帘好共看南枝。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