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始至长江县,返照雨馀村落明。
此地曾经诗客到,九秋风月至今清。
渡江始至长江县,返照雨馀村落明。
此地曾经诗客到,九秋风月至今清。
这首宋朝孙谔的《题江滨驿》,描绘了诗人初至长江县时所见的宁静与清雅之景。首句“渡江始至长江县”,简述了行程,点明地点。接着,“返照雨馀村落明”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夕阳余晖洒落在村落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通过“返照”和“村落明”两个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初识之感。
“此地曾经诗客到,九秋风月至今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与自然、人文与景致相结合。诗人提到此地曾有诗人为之驻足,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而今虽已过数秋,但这里的风月依然保持着清雅之气。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对过往文人墨客的致敬,也是对当下景致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初至之地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自然美与人文美的高度共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