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正横行,孤猿发长啸。
名高世人间,三枉鹤书诏。
借笏趋朝参,天意独难料。
咫尺首阳山,清光静相照。
猛虎正横行,孤猿发长啸。
名高世人间,三枉鹤书诏。
借笏趋朝参,天意独难料。
咫尺首阳山,清光静相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场景,通过猛虎与孤猿的形象对比,以及对三诏堂的描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命运的无常。
首句“猛虎正横行”,以猛虎象征历史上勇猛或权力强大的人物,他们如虎一般在世间横冲直撞,展现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力量感。接着,“孤猿发长啸”则以孤独的猿猴发出悠长的哀鸣,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这些历史人物虽然在当时声名显赫,但内心深处却可能充满了孤独和无奈。
“名高世人间,三枉鹤书诏”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些人物在世间的名声与实际遭遇之间的反差。他们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三次被朝廷征召,但却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或是遭遇了不公的命运,这“三枉”不仅指三次征召,也暗含了多次受挫之意。
“借笏趋朝参,天意独难料”则表达了对这些人物命运的感慨。他们或许曾经满怀希望地准备入朝为官,但在政治的复杂游戏中,个人的意志往往难以左右天意,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政治的残酷性。
最后,“咫尺首阳山,清光静相照”以首阳山作为背景,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宁静。尽管这些人物在世时经历了种种波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事迹最终会被历史铭记,如同首阳山上的清光照耀着他们的身影,给予后人启示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猛虎与孤猿、三诏堂等元素的巧妙运用,深刻反映了历史人物在权力与命运之间挣扎的复杂心理,以及时间对历史人物影响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