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赋远游曲,长为异土人。
箫声淮甸月,柳色帝城春。
玄发故粘漆,素衣空染尘。
归来林壑底,聊复养吾真。
忆赋远游曲,长为异土人。
箫声淮甸月,柳色帝城春。
玄发故粘漆,素衣空染尘。
归来林壑底,聊复养吾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异乡的诗人对远方的回忆与感慨。首句“忆赋远游曲,长为异土人”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旅行生活的怀念,以及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感。接着,“箫声淮甸月,柳色帝城春”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以淮甸的箫声和帝都的柳色,分别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繁华的不同向往,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都市生活的复杂情感。
“玄发故粘漆,素衣空染尘”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诗人年华老去,曾经的黑发如今已沾染了岁月的痕迹,而原本洁白的衣服也因四处奔波而满是尘埃,暗含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最后,“归来林壑底,聊复养吾真”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平静与真实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自由与本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对现实处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情感。
昔日梁王最好文,别馆多招作赋群。
授简花时进枚叟,含毫雪夜台邹君。
竹下从游聊戏水,柳边抽思总凌云。
一旦荣名安在哉,后来特数邺中才。
魏陵西望空陈迹,漳水东流可重回。
使君本出文正裔,绳祖常怀忧世志。
慷慨欲勒燕然勋,深湛岂尚雕虫技。
武林桃李半在门,会稽竹箭皆搜致。
移藩遥指伊涧瀍,停骖访我吴趋市。
闭关栖病谢通宾,伏枕题诗赠远人。
君不见菟园铜雀尽萧条,藻缋雄图共寂寥。
相如倦作游梁客,定自衔恩入汉朝。
天王肇郊仪,宗伯不皇暇。
隆礼乐殷周,跻世登虞夏。
忽半冬檐规,爰返春曹驾。
进我青衿士,坐之绛帐下。
无哗启初筵,有藇振馀斝。
岂徒良宴会,眷此远行者。
奉义各于迈,黩欢亦聊且。
顾怆留滞身,侧想寅恭化。
春霾乱青山,卉木苞未吐。
绕郭号荒鸡,中田散野鼠。
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岩户。
未达隐者心,聊进苍生语。
一自永嘉来,神州久无主。
十姓迭兴亡,高光竟何许。
栖栖世事迫,草草朋侪聚。
相与读残碑,含愁吊今古。
大雪闭河山,停骖阻燕界。
日出见平冈,庙制颇宏大。
昭烈南面尊,其旁两侯配。
阴森宫前木,芜没畦首菜。
遗像缠风尘,荒碑委榛蒯。
痛惟初平时,中原已横溃。
跳身向荆益,历险诚不悔。
终焉嗣汉业,上帝居禋类。
独此幽并区,频在衣冠外。
不得比南阳,何由望丰沛。
尚想旧宅桑,童童状车盖。
黄屋既飘飖,霓旌亦杳霭。
惟有异代臣,过瞻常再拜。
不及二将军,提戈当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