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贶汉德,名驹生渥洼。
赤汗沾青云,长嘶振流沙。
饥龁玉山刍,渴则饮其涯。
翘尾以踯躅,騊駼相经过。
不愿游阊阖,况乃服盐车。
世岂无伯乐,垂耳奈我何。
天子发素书,使者出蹉跎。
駪駪十二闲,驽马常苦多。
虽有千里姿,羁绊非所加。
太乙贶汉德,名驹生渥洼。
赤汗沾青云,长嘶振流沙。
饥龁玉山刍,渴则饮其涯。
翘尾以踯躅,騊駼相经过。
不愿游阊阖,况乃服盐车。
世岂无伯乐,垂耳奈我何。
天子发素书,使者出蹉跎。
駪駪十二闲,驽马常苦多。
虽有千里姿,羁绊非所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答寄俞仲蔚(其一)》,主要描绘了一匹非凡的骏马在汉德时期出生于渥洼之地的场景。"太乙贶汉德,名驹生渥洼",太乙象征着天赐,汉德代表盛世,名驹象征着这匹马的不凡出身。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赤汗沾青云,长嘶振流沙",展现了马的神骏与力量,它食玉山草,饮水至边,自由自在。
然而,马儿并不愿被束缚,"不愿游阊阖,况乃服盐车",表达出它的志向和对束缚的拒绝。诗人感慨世间缺少识马的伯乐,"世岂无伯乐,垂耳奈我何",暗示了马的才能被埋没。最后,诗人借"天子发素书,使者出蹉跎",揭示了朝廷未能及时发现并任用这匹千里马,而它只能在"駪駪十二闲,驽马常苦多"的环境中遭受闲置。
整首诗通过骏马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以及对公正识才者的期盼。
云卢群盗如群虎,终岁噬人纷莫数。
村村野哭沸寒空,白骨连云惨场圃。
生同虺蜴为巢穴,性命纤微等埃土。
阖门鱼肉伤里邻,苟活甘心作臣虏。
刀痕入骨尚流血,对面堪闻不堪睹。
里胥持檄数相过,督集残创操破斧。
囷仓焚荡鸡犬尽,奈此公移日旁午。
去年官军驻平定,闪闪旌旗耀江浒。
将军弹铗坐笑谈,颇放残枭恣翔舞。
今年元帅披金甲,亲解吾民倒悬苦。
闾阎犹恐踵前踪,忍使涸鳞遭数罟。
我本书生何所知,夜阑掩袂风凄凄。
两阶干羽无消息,月色惊看满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