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楼怀古·其七建国楼》
《十楼怀古·其七建国楼》全文
明 / 何乔新   形式: 古风

银枪已降铁枪死,建国楼倾土花紫。

午沟王气澹秋烟,始信太原真有子。

唐家季叶如乱蓬,茫砀云深蛇化龙。

初从剧盗旋纳款,授节赐名恩宠隆。

西摧强晋东迁洛,雪满纥干冻死雀。

穷凶极恶甚阿瞒,况复墙茨恣淫乐。

气盈志足誇成功,翚飞杰阁凌苍穹。

封丘门外晋王至,阿儿血溅雕楹红。

惜哉未按王敦例,剖棺戮尸示当世。

何人献谄误庄宗,欲借太阿斩全义。

(0)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了建国楼的历史变迁与背后的复杂情感。开篇“银枪已降铁枪死,建国楼倾土花紫”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历史的更迭比作武器的更替与建筑的衰败,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

接着,“午沟王气澹秋烟,始信太原真有子”两句,通过描绘午沟的景象,暗示了太原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人的启示。这里“始信”二字,表达了对太原子嗣之贤明的肯定和敬佩。

“唐家季叶如乱蓬,茫砀云深蛇化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述了唐朝末年的混乱局面,如同乱蓬一般,而“蛇化龙”则预示着新的力量即将崛起。

接下来,“初从剧盗旋纳款,授节赐名恩宠隆”两句,讲述了某位历史人物从盗贼转变为国家栋梁的过程,得到了君主的重用和恩宠。

“西摧强晋东迁洛,雪满纥干冻死雀”两句,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展现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带来的影响。

“穷凶极恶甚阿瞒,况复墙茨恣淫乐”两句,将某位历史人物的残暴与放纵与曹操(阿瞒)相比较,突出了其行为的恶劣。

“气盈志足誇成功,翚飞杰阁凌苍穹”两句,赞美了某位历史人物的自信与成就,其建筑杰作高耸入云,象征着其功业的辉煌。

“封丘门外晋王至,阿儿血溅雕楹红”两句,描述了晋王的到来,以及随后发生的血腥事件,血迹斑斑的楹柱象征着悲剧的结局。

最后,“惜哉未按王敦例,剖棺戮尸示当世。何人献谄误庄宗,欲借太阿斩全义”两句,表达了对未能按照历史惯例处理问题的遗憾,以及对误导庄宗的奸臣的谴责,强调了正直与公正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道德与正义的坚持。

作者介绍

何乔新
朝代:明   号:椒丘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生辰:1427年-1502年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你喜欢

次韵答缪架阁兼柬陈元善都事

书剑东游客四明,风流从事最多情。

酒香邀共山公醉,诗好吟如水部清。

洗马柳阴潮欲白,呼鹰原上雨初晴。

龙门定有重来约,扫月青松听瀑声。

(0)

悼楚石和尚诗·其三

匡床谈笑坐跏趺,遗偈亲书若贯珠。

木马夜鸣端的别,西方日出古今无。

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

白发弟兄空老大,刹竿倒却要人扶。

(0)

春日花下听弹琵琶效醉翁体

仆本南海人,暂为北京客。

朝游金张园,暮宿许史宅。

二月春风吹百花,朱朱粉粉相钩加。

银鞍绣勒少年子,对花下马弹琵琶。

大弦掩抑花始开,花重坠枝枝更斜。

小弦变作花烂熳,雨点骤打烟浓遮。

鹧鹄从何来,远在天之涯。

钩畾格磔忽惊起,不知飞在谁人家。

又闻黄鹂声睍睆,如断复续续复断。

布指似嫌宫调缓,别写群雁鸣霜暖。

蒹葭浦深风萧骚,一只两只飞渐高。

天长地远望不见,使我回首心烦劳。

我谓少年弹且止,钱塘去国三千里。

每到春来花最多,鹧鸪能舞黄鹂歌。

去年随雁同沙漠,听此琵琶殊不乐。

少年笑我君太痴,人生行乐须其时。

此中正自有佳处,但畏闲愁缠绕之。

(0)

题画

积雨平原烟树重,翠厓千丈削芙蓉。

招提更在秋云外,只许行人听晓钟。

(0)

题雪竹双禽图·其二

翠竹寒消雪未收,双栖梦醒更何求。

君王六合皆灵囿,饮啄飞翔得自由。

(0)

感怀四首·其一

弹指光阴廿五年,男儿奚必受人怜。

壮心夙具凌云志,生计谁谋负郭田。

拔剑有悲还斫地,闭门无事只谈天。

传书未脱床头稿,且语羲和漫着鞭。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