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云屋徐侍郎·其二》
《挽云屋徐侍郎·其二》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雁塔题名墨尚鲜,九州四海此同年。

故人直上青云路,凡俗那能白骨仙。

不善巧图真个拙,祇因方处久些圆。

万钟不博箪瓢乐,有命何如有性焉。

(0)
翻译
雁塔题名墨迹还新,天下学子共此时。
老朋友已登仕途巅峰,世俗怎比得上仙人。
不善于伪装实为笨拙,只因长久方显圆融。
高官厚禄难换简餐之乐,命运如何比得上本性。
注释
雁塔:古代长安的一座名塔,用于科举及第者题名留念。
墨尚鲜:墨迹还很新鲜,形容题名时间不久。
同年:同一年科举考试的进士。
青云路:比喻仕途升迁之路。
白骨仙:超脱世俗的神仙。
巧图:巧妙伪装。
拙:笨拙,不擅长伪装。
方处:原本方正的态度。
久些圆:经过时间磨砺变得圆滑。
万钟:极高的俸禄。
箪瓢乐:用箪盛饭、用瓢饮水的简朴生活。
性:本性,天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义山所作,名为《挽云屋徐侍郎(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朋友直上青云、成就非凡境界的羡慕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不善于世俗往来、不愿随波逐流的个性。

"雁塔题名墨尚鲜,九州四海此同年。"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在高处题字的情景,墨迹还未干,象征着朋友的功名与地位已经遍布天下,是在同一年里实现的。这不仅展示了朋友的才华和成就,也反映出作者对这份成就的敬仰。

"故人直上青云路,凡俗那能白骨仙。"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能够一往无前、直达高处的景况的赞叹,同时也透露出自己与凡尘隔绝、追求超脱世俗的心境。

"不善巧图真个拙,祇因方处久些圆。" 这两句展示了作者自己的性格和处世态度,不擅长于人际交往中的巧言令色,而是更倾向于保持真实的自我,因为在某一处境久留,便显得更加圆融。

"万钟不博箪瓢乐,有命何如有性焉。"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满足和对命运的顺从,虽然没有追求外在的富贵,但自己的心灵世界是充实而快乐的。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生活态度的洞察和选择。

整首诗通过比较自己与朋友的不同境遇,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自我认同和对朋友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蟠梅二首·其二

幸自尘埃不许侵,千盘万结戏相寻。

只缘漏泄春消息,惹动旁人机巧心。

(0)

题慈云阁

不见慈湖二十年,忧心如醉复如颠。

我来忽见慈云阁,恍若慈湖现我前。

(0)

点绛唇·其一登郢州城楼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

天末归帆小。家在江南,三径都荒了。何时到。

暗尘扑帽。应被渊明笑。

(0)

柳梢青·其四钓台。绍兴甲子赴试南宫登此,今三十三年矣

一水萦回。参天古木,夹岸苍崖。

三十三年,客星堂上,几度曾来。眼看变化云雷。

分白首、烟波放怀。细细平章,钓台毕竟,高似云台。

(0)

句·其二

诸天互魔扰,救护世尊忙。

(0)

梅溪铺

村北村南春水,山前山后人家。

夜来何处飞雨,流出碧桃数花。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