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重门不待扃,此垣缭绕自天成。
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
特立丰标仁者静,生平骨格圣之清。
纵饶曾与逋仙约,只许溪前见影横。
竹外重门不待扃,此垣缭绕自天成。
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
特立丰标仁者静,生平骨格圣之清。
纵饶曾与逋仙约,只许溪前见影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画面。开篇“竹外重门不待扃, 此垣缭绕自天成”写出了一个被竹林和自然界保护着的庭院,门未加锁,似乎在等待心灵的归宿。这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宁静氛围。
紧接着“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描绘了一枝清澈的流水和深夜里与明亮月光相对的情景。这里通过“潇洒”二字传达了水声的柔美,“无尘涴”则强调了水质的清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第三句“特立丰标仁者静,生平骨格圣之清”表明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品行高洁、气质清澈的人物。这里的“丰标”指的是非凡的气度,“仁者静”则是对其性格的描绘,而“生平骨格圣之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人物内在的纯净和超脱。
最后一句“纵饶曾与逋仙约,只许溪前见影横”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便是与仙人有约,也只是允许在溪水之畔见到其身影,这里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性格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高洁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一翁行年七十八,背似橐驼头少发。
雨晴池上偶相逢,揖我低头还结袜。
问翁此出往何方,年年行贩走都昌。
问翁何自苦如此,为言无儿身故忙。
翁今年老无官府,又言有婿当门户。
昨夜粮帖遣催科,侵晨持帖下乡去。
平生逐末不耕织,力尽身疲为衣食。
今年不似去年时,血气又枯行步迟。
此去若归难复往,只恐他乡不得归。
人生有身还有累,在家无儿同在外。
僬侥不可举,侏儒不可援。
蒙瞍不可视,嚚瘖不可言。
玉人事雕琢,所贵得瑶琨。
箓竹兴君子,猗猗美淇园。
相观与俱化,岂不尚芳荪。
所以教诲善,乃在公子驩。
贤良赞令美,浦大川有源。
吁嗟斐然子,狂简非所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