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四十峰,独秀凌高绝。
云霄上晻霭,儿孙下罗列。
秀色迥不群,以是名孑孑。
常抱出世姿,似畏交游缺。
时从气氤氲,俯首引卑劣。
清风忽飞荡,万物仍巀嵲。
优哉浮与沈,终当从故辙。
徂徕四十峰,独秀凌高绝。
云霄上晻霭,儿孙下罗列。
秀色迥不群,以是名孑孑。
常抱出世姿,似畏交游缺。
时从气氤氲,俯首引卑劣。
清风忽飞荡,万物仍巀嵲。
优哉浮与沈,终当从故辙。
这首诗描绘了独秀峰的壮丽景色和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黄元忠以细腻的笔触,将独秀峰置于云霄之上,仿佛与天相接,周围云雾缭绕,展现出一种超然独立的姿态。山峰的秀美独特,似乎在向世人展示其与众不同的魅力,同时也暗示着它对世俗交往的避世态度。
诗中“常抱出世姿,似畏交游缺”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独秀峰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形象。它仿佛不愿与世俗的纷扰为伍,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而“时从气氤氲,俯首引卑劣”则进一步强调了独秀峰与外界的隔绝,它时而被轻柔的云气环绕,仿佛在俯视那些低俗的事物,显示出一种高傲的姿态。
最后,“清风忽飞荡,万物仍巀嵲”描绘了一幅清风拂过,万物依旧巍峨壮观的画面,强调了独秀峰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而“优哉浮与沈,终当从故辙”则表达了诗人对独秀峰既自由又归于传统的感慨,既有随风飘荡的自在,也有最终回归常规的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独秀峰的自然景观和超凡气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发难起于陈涉,辍耕陇上图大业。
处燕宁知飞鹄心,鸣狐始向奔麋猎。
渔阳戍者众思同,大泽盟坛群意协。
王侯将相果繇人,赵齐燕魏皆踵接。
三秦崩瓦日纷飞,百二重关秋一叶。
五月沉沉叹夥颐,千年除暴光烨烨。
朝来春雨为春飏,春色如丝趁晓光。
幽人启户思冥寞,扑鼻侵凌几树香。
绿叶清姿朝映雪,黄须碧蕊暮凝霜。
春风夜夜吹女急,恐尔乘春亦太狂。
相怜有意穿林入,三步开襟五步忙。
所谓伊人在一方,茅斋竹舍饱馀芳。
春山热眼动遥妆,春水涵情日断肠。
清溪含素秋,荡漾令人愁。
如何碧山色,萧条对此流。
霜叶飞斜照,疏烟萦晚洲。
坐对兰馨远,兼叹桂枝樛。
沿芳空有怨,攀援未能留。
伤心榛棘满,丛薄共回揫。
虽分苍与翠,莽没非所求。
日暮不自聊,蟪蛄鸣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