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春雨为春飏,春色如丝趁晓光。
幽人启户思冥寞,扑鼻侵凌几树香。
绿叶清姿朝映雪,黄须碧蕊暮凝霜。
春风夜夜吹女急,恐尔乘春亦太狂。
相怜有意穿林入,三步开襟五步忙。
所谓伊人在一方,茅斋竹舍饱馀芳。
春山热眼动遥妆,春水涵情日断肠。
朝来春雨为春飏,春色如丝趁晓光。
幽人启户思冥寞,扑鼻侵凌几树香。
绿叶清姿朝映雪,黄须碧蕊暮凝霜。
春风夜夜吹女急,恐尔乘春亦太狂。
相怜有意穿林入,三步开襟五步忙。
所谓伊人在一方,茅斋竹舍饱馀芳。
春山热眼动遥妆,春水涵情日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细腻与生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首联“朝来春雨为春飏,春色如丝趁晓光。”以春雨轻拂、春色如丝、晨光微照的景象,营造出一幅清新明媚的春日画卷。春雨轻扬,春色在晨光中缓缓展开,如同细丝般轻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颔联“幽人启户思冥寞,扑鼻侵凌几树香。”描绘了一位隐居者打开门户,沉浸在宁静与冥想之中,而远处几树花香扑鼻而来,既表现了隐逸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也暗示了大自然的香气能洗涤心灵,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颈联“绿叶清姿朝映雪,黄须碧蕊暮凝霜。”通过对比朝夕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动态美。清晨,绿叶映照着雪光,显得格外清新;傍晚,黄须与碧蕊在霜凝下更加鲜明,展现出不同时间下的独特魅力。
尾联“春风夜夜吹女急,恐尔乘春亦太狂。”则以春风夜夜吹拂,似乎在催促万物生长,表达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不要过于放纵。
最后两联“相怜有意穿林入,三步开襟五步忙。所谓伊人在一方,茅斋竹舍饱馀芳。”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仿佛在林间漫步,每走几步就敞开胸怀,享受着自然的芬芳。而“所谓伊人在一方”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即在一方宁静之地,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余香。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龙门漫士真逸才,胸中丘壑何奇哉。
岚光晴翠海天曙,出云金碧芙蓉开。
遥看几处烟中树,云是王乔清隐处。
万壑松声客掩扉,数峰花雨僧归寺。
故人文学似前贤,结屋栖迟今几年。
多情远寄山中兴,匡庐天姥应徒然。
我亦平生爱山者,闻说兹山莫能写。
清风邈矣不可攀,萝月云泉梦良夜。
朝看山出云,春看云入笥。
山行若无蹊,恰有青童至。
指点绝壁间,仙台藏胜地。
藤枝匪易攀,屐齿犹可置。
日午闻鸡鸣,岩椒启金字。
出险坡渐平,划然人境异。
连峰涌下界,扑面耸层翠。
因过丹灶房,纵览紫微志。
白花雨外明,红果林间坠。
晚食供芋魁,晨铛倒茶匮。
坐久慵下山,踟蹰想真寄。
尘网讵得辞,幽期偶然遂。
端居秉高志,道与黄绮谋。
耿耿千岁怀,安能一朝酬。
青阳肇嘉节,羲驭逝不留。
树木发华滋,绿叶扬芳柔。
上有鸣春鸟,嘤嘤求匹俦。
踟蹰不能寐,揽衣起行游。
况复有良朋,分若金石投。
携手出西郭,眷言山水幽。
祓除激清波,眺远陟高丘。
西北临广路,巍巍列飞楼。
谁人为燕会,交亲结绸缪。
光景忽西驰,娱乐殊未休。
岂不念合并,欲迈路阻修。
顾望勿复道,回身驾轻舟。
折彼蕙兰花,聊以忘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