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书札到寒温,病起蓬蒿正满门。
彭泽妻孥相对老,淮南宾客自言尊。
颂成浊酒深知德,投罢明珠始见恩。
莫为寻常招隐士,山中转复念王孙。
故人书札到寒温,病起蓬蒿正满门。
彭泽妻孥相对老,淮南宾客自言尊。
颂成浊酒深知德,投罢明珠始见恩。
莫为寻常招隐士,山中转复念王孙。
此诗《答殿卿书》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书信往来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哲理思考。
首联“故人书札到寒温,病起蓬蒿正满门”,描绘了友人来信问候的情景,虽身处病中,却因收到故人的关怀而感到温暖。蓬蒿满门,既显出环境的简陋,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颔联“彭泽妻孥相对老,淮南宾客自言尊”,以古代历史人物彭泽(陶渊明)和淮南王刘安为例,表达了对老友相伴终老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往宾客盛况不再的反思。
颈联“颂成浊酒深知德,投罢明珠始见恩”,诗人以酒和明珠为喻,说明了在赞美与奖赏中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与恩情。浊酒虽不名贵,但能更真实地表达心意;明珠虽珍贵,但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投掷,才能真正展现其价值。
尾联“莫为寻常招隐士,山中转复念王孙”,诗人劝告不要轻易邀请隐士,因为山中的生活虽然清静,但也会让人怀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这句蕴含了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多样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信、老友、隐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
杨子渡扬子,椒山住焦山。
姓字巧曶合,古人邈难攀。
不谓遁世人,名山恰相关。
言访逢萌居,受姓溯其先。
赢秦昔乱纪,万户琅玡迁。
实惟劳山下,因山姓以传。
贤者避其世,得姓非徒然。
自有此山来,几阅海成田。
苍颜破涕笑,乃今见公还。
孤踪感行止,信矣非人权。
哀哉道丧世,本根必先颠。
末季坏礼法,首决三纲藩。
一老口卒瘏,沧流不可填。
天心忽盈荡,杀机动瀛寰。
我欲避蹄迹,一盻空九天。
先生正高卧,独拥松风寒。
半壁晃海日,犹梦先王观。
东坡咏遗逸,死灰或馀烟。
万一东园翁,翻然下商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