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洪山阅兵台下》
《过洪山阅兵台下》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当年霜鬓为神州,士马精研耀上游。

手足不曾头目捍,痏痈翻作腹心忧。

书生自有西凉簿,神笔空传上将猷。

台迹未荒宾客在,九京遗恨已千秋。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过洪山阅兵台下》。诗中,诗人回忆起往昔岁月,自己为保家卫国,霜鬓已白,致力于军事研究,意气风发地在上层领导岗位上贡献力量。然而,他感叹自己并未亲自上阵杀敌,而是以文书工作支持前线,这让他内心充满忧虑。他自嘲为“书生”,虽有策略才华,却未能亲身参与实战,只能通过笔墨传递将领的作战计划。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阅兵台遗迹的感慨,尽管台址犹在,但那些曾经在此决策的宾客已不在人世,诗人对未能实现的壮志和历史的遗憾之情贯穿千秋。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无奈,又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沉思。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峡江

一水穿双峡,孤城隐乱山。

暮天闻水碓,斜日掩柴关。

地忆巴邱旧,溪如碧玉环。

欲寻梅福宅,应在白云间。

(0)

过溱头桥读桥上碑记知为郭林宗访汝南处

澄之不清淆不浊,一水遥遥隔芳躅。

长虹驾空石砺齿,兴来踏月深怀企。

几日离居鄙吝生,两心相印槃阿矢。

由来处士虚声尚,隐囊玉尘标清望。

论治要争伊吕先,抗怀宛在黄农上。

岂知家国误虚谈,正坐身心习疏放。

责实知谁副盛名,汪波千顷汝南清。

朝廷自著钩党籍,乡里终留月旦评。

角巾垫处停华毂,一见倾心写金玉。

对客谁夸御李来,入林岂信攀嵇独。

想见扶阑并辔游,渺渺烟波人上头。

赠芍已忘周岁月,题桥谁续汉春秋。

桥下丰碑作人语,似记前贤曾住处。

峻极嵩高入望遥,流水无声背人去。

(0)

过王缙云为述鲁之近状

中原二子分飞后,不见沧溟跋浪开。

阿大相逢初问讯,王郎落魄使心哀。

江山入蜀多奇气,风雨论交必隽才。

请为楚狂尽卮酒,高歌西望故人来。

(0)

铨曹署中四咏和云麓作.赵乾所先生手书石刻在稽勋司

列宿瞻郎位,封章达九天。

谠言铭座右,劲节仰前贤。

廉吏惟知法,清官不爱钱。

冰心饶铁笔,绝似柳诚悬。

(0)

采石冈怀古

采石嶙峋翠接天,江流到此欲回旋。

六朝歌舰争姑熟,万古?船醉谪仙。

此去金陵才百里,我怀明月已千年。

英雄马槊诗人笔,一样湮沦付暮烟。

(0)

将买舟入新安程易田徵君方渡江来夜过话别

故人如野鹤,烟暝忽飞来。

我亦横江去,丹霞半壁开。

沧波留断梗,蜡屐更荒台。

头白谁相待,孤生笑草莱。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