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梦令.夹竹桃》
《如梦令.夹竹桃》全文
清 / 周寿昌   形式: 词  词牌: 如梦令

红雨绿云相近,劲节也含风韵。

打棹入仙源,难道主人休问?

谁信,谁信,崔护错来厮认。

(0)
鉴赏

这首《如梦令·夹竹桃》由清代诗人周寿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夹竹桃的独特魅力与意境。

“红雨绿云相近”,开篇即以“红雨”喻指夹竹桃鲜艳的花朵,仿佛是飘落的红色花瓣,而“绿云”则形容其茂密的叶子,如同层层叠叠的绿色云雾,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将自然景观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展现了夹竹桃的美丽,更赋予了它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形象。

“劲节也含风韵”,进一步赞美了夹竹桃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高雅的气质。这里的“劲节”指的是夹竹桃挺拔的枝干,即使在风雨中也能保持其刚直的姿态,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风韵”则强调了夹竹桃在风中摇曳时所散发出的优雅韵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打棹入仙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观赏者比作划着小船进入仙境,暗示了夹竹桃所在之地的神秘与迷人。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想象力,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地,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难道主人休问?”这一句则提出了一个问题,似乎在询问观赏者是否忘记了对夹竹桃主人的尊重与问候,同时也暗含了对夹竹桃主人身份的猜测与好奇,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最后,“谁信,谁信,崔护错来厮认。”引用唐代诗人崔护的典故,崔护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误入桃花林,与一位女子相遇并留下深刻印象,后年复一年前来寻访却未能再见。此处借崔护的故事,表达了对夹竹桃独特魅力的赞叹以及对其背后故事的无限遐想,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忘怀的情感。

综上所述,《如梦令·夹竹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夹竹桃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还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是一首富有诗意与想象空间的佳作。

作者介绍

周寿昌
朝代:清   字:应甫   籍贯:湖南长沙   生辰:1814—1884

(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猜你喜欢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其十二

闻之元城公,南州宜止酒。

止酒纵未能,少饮还得不。

(0)

送郑宪酒

晴日南山几杕俱,跻高选胜不须扶。

也知坐上多佳客,可著青州从事无。

(0)

题大苏净居寺

平生爱山如好德,未尝一饭忘泉石。

大苏山下松柏林,路尽重门照金碧。

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岩幽驻瓶锡。

天台妙教源欲启,来此一酌曹溪滴。

两公道场守龙象,兵火暂晦终辉赫。

撞钟伐鼓食千指,皆二大士之馀力。

萦纡石磴造山顶,上有玉人方燕寂。

北轩三伏飞冰雪,一日掠尽淮山色。

东游尘土我实倦,道过化城聊暂息。

青鞋布袜旧家风,此身终效名山役。

(0)

春雨

浪浪檐前雨,昼夜来不极。

青苔生空廊,蜗涎被四壁。

出门无所往,端居守笼翮。

鸣呼林中鸠,聒聒方自得。

林花扫馀姿,高柳沐佳色。

悠悠三月残,春物行欲息。

感之欲何奈,取醉遣朝夕。

穿泥得新笋,紫箨裹新白。

从容妇子语,草草田野食。

明日还复然,慵顽已成癖。

(0)

雨中晨起

端居多滞念,秋至一萧散。

况兹炎凉异,微冷风雨旦。

空山阴霭积,槭槭木声变。

絺衣感轻单,素褐催补绽。

泥行苦长须,买酒不可缓。

洗盏自迎门,一杯聊自劝。

(0)

舟行六绝·其二

船尾初回转野湾,波平天净惜投竿。

飞飞小蝶秋花晚,啧啧沙禽野水閒。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