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晓闻莺》
《春晓闻莺》全文
唐 / 武元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寥寥兰台晓梦惊,绿林残月思孤莺。

犹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万啭声。

(0)
翻译
清早的兰台梦境被惊醒,绿色树林中挂着残月,思念孤独的黄莺啼鸣。
仿佛怀疑那是蜀地鸟魂千年未消的哀愁,化作了无数悲鸣的冤禽之音。
注释
寥寥:形容稀少或冷清。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代指诗人所在之地。
晓梦:清晨的梦境。
绿林:茂密的树林。
残月:月亮即将落下,只剩一小部分在天边。
孤莺:孤独的黄莺。
蜀魄:传说中的蜀地鸟魂,常用来象征哀怨之情。
冤禽:遭受冤屈的鸟。
万啭声:形容鸟鸣声繁多而凄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清晨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哀伤。"寥寥兰台晓梦惊"中的“兰台”指的是兰花,但在这里更多地象征着幽静雅致之所,而“晓梦惊”则表明诗人被清晨莺鸣的声音唤醒,暗示了夜晚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交织。"绿林残月思孤莺"中,“绿林”和“残月”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画面,而“思孤莺”则透露出诗人对那孤独的燕子的深切同情,或者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怀念。

"犹疑蜀魄千年恨"一句,则是诗人通过历史的长河,将个人的哀愁与古蜀国的兴衰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深沉忧虑。这里的“蜀魄”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亡魂,而“千年恨”则是对那段历史的无尽哀伤。

最后一句"化作冤禽万啭声",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界相融合,将心中的怨念比喻为化身为鸟儿的悲鸣,这种写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象丰富性,也强调了诗人的哀愁是如此深重,以至于连鸟儿都能感同身受,发出无数的啼叫。

整首诗通过对春晓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哀愁的回味,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武元衡

武元衡
朝代:唐   字:伯苍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生辰:758―815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静明园杂咏·其二

新水涨横塘,舟维古柳旁。

云山观动静,花木验农桑。

醉蝶翻红药,疏蝉语绿杨。

入窗峰带润,望里渐苍苍。

(0)

夏日北远山村泛舟·其二

西山凝黛望中遥,时有轻云出岫飘。

润逼林皋当首夏,甘流泉乳想馀姚。

连天树色清依槛,得雨溪声涨到桥。

寄语方壶员峤客,好携烟侣共呼招。

(0)

题曹夔音仿董邦达匡庐图

山不巃嵷偏峻极,水惟停蓄故奔湍。

引予逸兴寻溪路,抚彼长松爱夏寒。

鹿柴鱼梁皆得趣,澹妆浓抹总宜看。

漫因形似评荆董,刻楮工夫有底难。

(0)

出岫叶犹轻,羃空阵旋结。

白日韬其光,终风渐收烈。

酿泽仰丰隆,为霖候列缺。

松阴绿方重,鹊噪声将咽。

粉壁蜗牛篆,花天沙燕颉。

一犁愿未央,三农望尤切。

(0)

春日御园閒咏·其一

榆烟寒食候,杏酪养花天。

波涨鱼儿跃,窗开燕子穿。

诗题春与富,画意景增妍。

兰棹随堤转,仙家别一川。

(0)

觉生寺大钟

雷纹隐篆虫,半字蕴洪铜。

善吼周三界,声闻具六通。

横枌为撞杵,夏屋是乘风。

待扣何须扣,当前悟色空。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