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小妆匀,明窗倦裁剪。见花清泪遮眼。
开尽繁桃又春晚。心下事,比年时,都较懒。
胡蝶入帘飞,郎声似莺啭。见来无计拘管。
心似芭蕉乍舒展。归去也,夕阳斜,红满院。
向晚小妆匀,明窗倦裁剪。见花清泪遮眼。
开尽繁桃又春晚。心下事,比年时,都较懒。
胡蝶入帘飞,郎声似莺啭。见来无计拘管。
心似芭蕉乍舒展。归去也,夕阳斜,红满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晚时分的独自沉思的情景。开篇"向晚小妆匀,明窗倦裁剪"两句,勾勒出女子在黄昏时分,坐在明亮的窗前,虽然精心地整理着妆容,但却显得有些疲惫和不经意间的随意。这种描写透露出她内心的烦恼与淡漠。
接下来的"见花清泪遮眼",则是女子在看到春天的花朵时,不禁流下了清澈的泪水,遮掩着她的眼睛。这不仅是对美景的感伤,也可能是对某种情感的回忆与触动。
"开尽繁桃又春晚"一句,通过繁盛的桃花和即将过去的春天,强调了季节更迭中的无常感。"心下事,比年时,都较懒"则进一步揭示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变化,她对待生活和情感的态度比往昔更加倦怠。
"胡蝶入帘飞,郎声似莺啭"两句,通过蝴蝶穿过窗帘飞舞,以及男子的声音如同燕子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柔美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氛围。这种描写既是对环境的细腻刻画,也让人感受到女子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盼。
"见来无计拘管"表明了女子面对情感的无奈,她没有办法去处理和控制这些即将到来的情感波动。"心似芭蕉乍舒展"则是通过比喻的心如芭蕉叶,既有着柔弱的一面,也有在风中缓缓舒展的力量。
最后的"归去也,夕阳斜,红满院"三句,是女子在日落时分选择离去的情景。夕阳斜射,院子里充满了红色的光晕,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情感上的平静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于时间流逝和情感无常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