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时行孝文·其一》
《十二时行孝文·其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

处分家中送疏水,莫教父母唤声频。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十二时行孝文》之一,描绘了清晨起床后对父母的孝顺行为。诗中通过细腻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

“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 描述了清晨寅时(大约凌晨3点至5点),主人公早早起床,在厅堂前向父母行礼致敬。这个细节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

“处分家中送疏水,莫教父母唤声频。” 这一句则描述了主人公在家中处理事务,如安排家事,确保家中水源充足,不让父母因缺水而频繁呼唤。通过这些日常琐事的安排,表现了对父母生活的细心照料和关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孝道文化的精髓,即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父母的关爱与尊重,通过小事传递出深厚的情感和道德观念。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有马杂诗·其四

溪馆无人至,松杉閟翠微。

乌山底处似,沈范二公祠。

(0)

高松保郎诗

断腕高松氏,歌者良纷纷。

四坐且勿喧,听代保郎言。

保郎家江户,事在明治前。

少小无所知,但念知己恩。

藩法时方酷,义父抱深冤。

狱急待自杀,营救穷百端。

俱死犹不解,智竭惟有身。

探怀出白刃,霜光蚀我魂。

低回语左臂,全归愧难全。

断者不复续,今日与汝分。

欲下齿牙断,神鬼啼右边。

谁知父母躯,彼此乃相残。

一挥何时落,昏绝耳不闻。

俄然视白日,岂意犹生存。

收我刀如风,涤我血翻盆。

修书仍函腕,驰献辞悲酸。

义父幸得白,残躯越中年。

支体已不痛,沈痛在心肝。

卖药溷市人,忏悔向世尊。

众生有疾苦,莫似我艰辛。

大清黎公来,遗我以古文。

李公尤慷慨,陈义高青天。

保郎身见在,保郎名已传。

会有义士知,热泪坠衣巾。

人生历情劫,忧患深相缠。

本心要不昧,君子或见怜。

保郎骨可朽,义士泪不乾。

(0)

题冲冠怒传奇残稿·其三

谱成一本琵琶记,听唱当年蔡伯喈。

说与闭门天子道,新词不是写风怀。

(0)

癸丑上巳梁任公褉集万生园,分韵流觞曲水四首·其一

任公囊被放,星纪海外周。

操简缀国论,木铎徇春遒。

代谢始归国,翩若鹰下鞲。

暮春值癸丑,遐想山阴游。

西郊得名园,觞咏招胜流。

梅发酒味冽,鸟和琴声柔。

举杯酹西山,怃然怀灵修。

黄竹去不返,愁云弥九州。

惊魂瑶池宴,王母戴虎头。

借问王右军,感慨犹此不。

(0)

沧趣楼杂诗·其六

半丸古墨自研平,鼻舌留香比茗清。

一鸟不呜蝉亦歇,风廊橐橐榻碑声。

(0)

遣愤四首·其二

巍巍天半禁中楼,塞雁高飞过亦愁。

贾谊岂无书作饵,袁安空有涕长流。

旄星射牖三宫曙,海月随槎万里秋。

传说君王自神武,时时含笑看吴钩。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