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鹭芦中起,双鸥沙上鸣。
翠烟含碧嶂,瑞霭覆琼英。
洲转牙樯乱,江流大块横。
智仁山水德,动静也移情。
一鹭芦中起,双鸥沙上鸣。
翠烟含碧嶂,瑞霭覆琼英。
洲转牙樯乱,江流大块横。
智仁山水德,动静也移情。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舟行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邃的情感。首句“一鹭芦中起”,以一只白鹭自芦苇丛中腾空而起,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之感。接着,“双鸥沙上鸣”则进一步丰富了视觉与听觉的体验,鸥鸟的鸣叫与白鹭的飞翔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翠烟含碧嶂,瑞霭覆琼英”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意象,将山峦、云雾与花朵描绘得既美丽又神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碧嶂”、“瑞霭”和“琼英”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洲转牙樯乱,江流大块横”则转换视角,从局部到整体,描绘了船只在江面上穿梭,洲岛在波涛中摇曳的景象,既有动态的美感,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力量。这里“牙樯”特指船桅,其“乱”字生动地表现了船只在江面的繁忙与活跃。
最后,“智仁山水德,动静也移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他认为,山水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蕴含着智慧与仁爱的道德品质,无论是静止还是流动,都能触动人心,引发情感的共鸣。这种超越自然景观的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长江舟行中的壮丽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宇宙间万物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哲学深度的作品。
家住番水上,从军向辽阳。
代父远行役,日寓刁斗傍。
时陈俎豆容,绝学惊殊方。
坐令先轸徒,抠衣进中堂。
归来迫迟莫,喜有名家郎。
封君谢恩宠,居然事冠裳。
春阳澹晖晖,颜色忽已藏。
人生首丘愿,浪踪安可常。
伟哉全归子,宿草今苍凉。
我欲奠鸡絮,渺渺川途长。
去岁都城三尺雪,御水潺潺冻全结。
半夜春从地底回,一片菱花煖初裂。
春风著水水不知,縠纹澹澹挼清漪。
退朝閒步石桥上,流澌半入昆明池。
黄柳垂丝拂东岸,荡潏波心影凌乱。
青阳杲杲射圆沙,几簇鱼苗聚还散。
太乙东皇随斗行,韶华拍塞皆春声。
临流揽胜心独喜,物色向人如有情。
天潢固是得春早,坐想八方春更好。
航海番人入贡来,万里川光净于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