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警答李无核》
《闻警答李无核》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渔阳突骑正纷纷,一片笳声结阵云。

三辅莫遮南牧马,九门空布内家军。

荒阶露冷闻虫语,绝塞风高过雁群。

欲向金台哭秋草,与君同吊望诸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警报传来的情景,充满了紧张与悲壮的氛围。首联“渔阳突骑正纷纷,一片笳声结阵云”以渔阳骑兵的行动和笳声的响起,形象地展现了边关战事的紧迫与激烈。笳声与阵云交织,营造出一种战场上的肃穆与壮观。

颔联“三辅莫遮南牧马,九门空布内家军”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局的严峻。三辅之地无法阻挡南来的敌军,京城门户空虚,只有内家军在布防。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敌情的严重以及朝廷防御力量的不足。

颈联“荒阶露冷闻虫语,绝塞风高过雁群”转而描写战后寂静的边塞景象。荒凉的台阶上,露水冰冷,只能听到虫鸣;高远的边塞中,大风呼啸,雁群匆匆飞过。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边关的孤寂。

尾联“欲向金台哭秋草,与君同吊望诸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哀悼之情。金台是古代帝王祭拜祖先的地方,此处借指祭祀亡灵。诗人想要在秋草中哭泣,与友人一同悼念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这一联情感深沉,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关战事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边关的凄凉,同时也表达了对牺牲者的哀悼和对和平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贡院精白堂联

精白一心,入手恍听蚕食叶;

丹黄万卷,到头伫看鹿衔苹。

(0)

挽曾纪泽联

两代裕裁成,幸严武相依,日托龙门循矩矱;

四夷群慑服,痛承文顿谢,风生蝉嫣孰经纶。

(0)

贺张百熙60寿联

后寿州,先广雅,嘏锡宫廷,都从词苑起家,总为冰衔增宠异;

记求阙,颂玉芝,风存京国,喜续湘贤佳话,独将金鉴纪勋名。

(0)

黄鹤楼仙枣亭联

云向日边生,欣自此才能悟道;

露从月下滴,喜今宵得遇真诠。

(0)

岭西道大堂联

曾踏软红尘,只不忘药砌薇阶,十载文章纶阁静;

勉为清白吏,好记取韶山端水,两番兄弟绣衣来。

(0)

挽六安杨志信联

白露咽新声,知有林间鸣鹤警;

苍生怀旧泽,何堪天上大星沉。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