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峰茅棚老僧诗》
《云峰茅棚老僧诗》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古风

偶过峰侧看云起,突遇此僧朴可喜。

辛苦结巢雷雨边,从容觅伴虎狼里。

经年食淡茶一盂,近取卢侯两家水。

导之募施久不应,向客低头勤作礼。

百未叩一即辞去,忽忽严冬早关虑。

雪压风号棚尽掀,尔时僧复归何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云峰茅棚中修行的老僧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

首句“偶过峰侧看云起”,以“偶过”二字点明诗人并非特意来访,而是偶然间经过山峰一侧,恰好目睹了云雾的升起,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偶然相遇的氛围。接着“突遇此僧朴可喜”一句,转折至对僧人的遇见,一个“喜”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朴素生活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

接下来的几句“辛苦结巢雷雨边,从容觅伴虎狼里”,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僧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修行的生活状态。无论是雷雨交加的边缘,还是虎狼出没的地方,都体现了僧人不畏艰难、坚守信仰的精神。这种坚韧与从容的态度,是诗人所钦佩的。

“经年食淡茶一盂,近取卢侯两家水”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的简朴生活。一年四季,每日仅以淡茶为食,用水则来自附近的卢侯两家,生活虽简陋却自得其乐,体现了僧人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导之募施久不应,向客低头勤作礼”描绘了僧人对待施舍的态度。即使多次请求帮助,僧人也始终保持着谦卑和恭敬,这不仅体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也反映了佛教中对于施舍与接受的正确态度。

最后,“百未叩一即辞去,忽忽严冬早关虑。雪压风号棚尽掀,尔时僧复归何处”四句,通过描述僧人在严冬中的生活困境,以及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应对方式,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即使面临困境,僧人也能泰然处之,表现出其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老僧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僧人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也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慈悲、顺应自然等深刻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其三

茂祉遐宣胜事并,薰风微入舜弦清。

四洲不必归王化,一统那能计圣情。

合合鼓钟膏雨滴,峨峨宫阙瑞烟横。

西逾昆岳东连海,谁不梯山贺圣明。

(0)

赠东川梓桐县韦德孙长官

前代高门今宰邑,怀才重义古来无。

笙歌厌听吟清句,京洛思归展画图。

蜀酝天寒留容醉,陇禽山晓隔帘呼。

何年期拜朱幡贵,马上论诗在九衢。

(0)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诏出凤凰宫,新恩连帅雄。

江湖经战阵,草木待仁风。

豪右贪威爱,纡繁德简通。

多惭君子顾,攀饯路尘中。

(0)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

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

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

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

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0)

题第五司户侍御

曾称野鹤比群公,忽作长松向府中。

骢马不骑人不识,冷然三尺别生风。

(0)

诗偈·其七十九

痴儿无智慧,自嫌阿爷丑。

阿娘生得身,嫌娘无面首。

抛却亲爷娘,外边逐色走。

六亲相将作,寻常不开口。

恒游十二月,月月饮欲酒。

夜夜不曾醒,醉吐饲猪狗。

如此恶男子,缘事不了手。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