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厌鹅儿酒色黄,蔬盂终日似僧房。
驯猿时复攘新果,夕鸟飞来啄蠹床。
病厌鹅儿酒色黄,蔬盂终日似僧房。
驯猿时复攘新果,夕鸟飞来啄蠹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生活的一段日常景象,充满了朴素而生动的生活气息。
首句“病厌鹅儿酒色黄”,以“鹅儿酒色黄”这一鲜明的色彩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病而对日常饮食中的黄色调饮品产生了厌倦感。这里的“鹅儿酒”可能指的是色泽偏黄的酒类,或者是与之相关的食物,如鹅肉等,通过“色黄”这一特点,突出了诗人对病态生活的无奈和厌烦。
次句“蔬盂终日似僧房”,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单调与清苦。在病痛中,诗人每日只能依赖蔬菜为食,这使得他感到自己的生活状态仿佛置身于僧侣的简陋居所之中,充满了清静与孤独。这里通过将“蔬盂”与“僧房”相比较,不仅强调了食物的简单,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驯猿时复攘新果,夕鸟飞来啄蠹床”,则通过自然界的生动场景,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另一面。第一句中的“驯猿”与“新果”的相遇,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又暗示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尽管身体不适,但心灵仍保持着对外界的好奇与欣赏。第二句中的“夕鸟飞来啄蠹床”,则以一种略带幽默的方式,描绘了病床上的小小插曲,既表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平凡,也透露出诗人对细微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病痛的无奈与厌倦,也有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欣赏。诗中通过色彩、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病中世界。
樊山宫殿已成陈,烟雨阴晴到处春。
花柳不知兴废事,隔江相倚斗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