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景思·其一》
《戏景思·其一》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明镜佳期故未忘,月圆人缺恨何长。

阳台朝暮谁为主,梦里时时怨楚王。

(0)
翻译
我依然记得那个美好的约定,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为何如此长久。
阳台上的朝朝暮暮,如今属于谁?在梦中我常常责怪楚王。
注释
明镜:比喻美好的回忆或约定。
佳期:美好的约会或约定时刻。
故未忘:仍然没有忘记。
月圆人缺:指团圆的月亮和分离的人们。
恨何长:遗憾为何如此长久。
阳台:古代建筑上悬空的平台,常用于眺望或思念。
朝暮:早晨和晚上,指日常时光。
谁为主:现在由谁主宰或占据。
梦里:在梦境中。
怨楚王:暗指对过去某人的埋怨或怀念,这里可能代指楚国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之望的《戏景思》其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明镜佳期故未忘”两句,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眷恋和不舍。其中,“明镜”常喻清净之心,这里借以比喻记忆中的美好时光,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限留恋。而“佳期故未忘”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接着,“月圆人缺恨何长”一句,则转而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月亮常象征团圆与美好,而在此处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缺憾,通过“月圆人缺”的对比,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第三句“阳台朝暮谁为主”则是对现实中主人公地位变化的一种反思。阳台往往象征高贵和权力,此处却用以提问,显示出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迷茫与无奈之情。

最后,“梦里时时怨楚王”一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或个人经历的隐喻。通过梦境中出现的怨恨,诗人表达了对某种历史事件或个人遭遇的深刻感受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以及现实中的迷茫与历史的感慨,构建了一幅复杂的情感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明镜、月亮、阳台等意象,将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会仙馆二绝句

北嶂南屏恰四周,西山微缺放溪流。
胡人置酒留连客,颇识峰峦是胜游。
岭上西行双石人,临溪照水久逡巡。
低头似愧南来使,居处虽高已失身。

(0)

游庐山山阳七咏 简寂观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0)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人言性本静,不必林与山。
世虽有此理,知谁非妄言。
自我作归计,於今十余年。
低回轩冕中,此语愧虚传。

(0)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掖垣初盖斧斤张,栋宇犹闻松桂香。
江海蹔来俱野客,云霄并直愧花堂。
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
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
射策当年偶一时,对休夜雨失前期。
庐间还往无多地,梦里追寻亦自疑。
螭墨屡干朝已久,囊封希上出犹迟。
茅薝半破松筠老,归念萧然欲语谁。

(0)

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射策当年偶一时,对床夜雨失前期。
庐间还往无多地,梦里追寻亦自疑。
螭墨屡乾朝已久,囊封希上出犹迟。
茅檐半破松筠老,归念萧然欲语谁。

(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十日南归马上口占呈同事

南辕初喜去龙庭,入塞犹须阅月行。
汉马亦知归意速,朝旸已作故人迎。
经冬舞雪长相避,屈指新春旋复生。
想见雄州馈生菜,菜盘酪粥任纵横。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