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题鸿祐寺》
《又题鸿祐寺》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石佛山头日欲颓,寻僧不遇懒空回。

青鞋布袜云门路,拄杖穿林归去来。

(0)
翻译
石佛山头太阳即将落山,寻找僧人却未能遇见,只好懒洋洋地往回走。
穿着青鞋布袜走在云门的路上,手持竹杖穿越树林,就这样回家了。
注释
石佛山头:指一个名叫石佛山的地方。
颓:落下,此处指太阳落山。
寻僧:寻找僧人。
不遇:没有遇到。
懒空回:懒得空手而回。
青鞋布袜:朴素的鞋子和袜子。
云门路:云门寺的道路。
拄杖:拿着拐杖。
穿林:穿过树林。
归去来: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寻访僧人却未果,最后懒惫返回的场景。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自然山川与人物情怀之间的交融。

"石佛山头日欲颓"一句,以夕阳的位置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同时“石佛”这一物象给人以古老、静谧之感,衬托出行者寻访未果的孤独与寂寞。

"寻僧不遇懒空回"则直接表达了行者的心情变化,由于未能如愿找到僧人,心中产生了一种懊恼和疲惫感,不得不空手而归。

"青鞋布袜云门路"一句,通过对脚下装束的细节描写,展示了行者与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同时“云门”给人以高远、神秘之感,增添了一丝探幽寻奇的意境。

"拄杖穿林归去来"则是对行者归途情景的描绘,“拄杖”形象化了行者的孤独与不舍,“穿林”则让人联想到林间的小道,行者在林中穿梭,似乎是在时间和空间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内涵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孤独与寂寞情怀的抒发,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共鸣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咏怀·其一

白首殊方客,奔驰戎马间。

时危忧母老,岁晚寄书还。

冻雪连荒野,寒云出乱山。

苍茫西日外,痛哭倚柴关。

(0)

客怀

白云回首暗巫门,绿发苍苍碧眼昏。

乱后情怀千日醉,故交文物几人存。

秋深狡兔先成窟,日落归鸦尚识村。

楼上风高笳鼓急,楚卿多有未招魂。

(0)

凤山怀古三首·其一

宋家事业如汉晋,遗史班班今尚存。

南渡衣冠元帝纪,中山庙社靖王孙。

海门龙去秋潮横,宫树乌啼夕磷繁。

已恨无人似诸葛,生憎何物学桓温。

(0)

松叶酒歌寄梁安宅

道人赠我松叶酒,味似琼浆色琼玖。

咽之骨爽神魂清,令我寿同金石久。

我生疏懒无所能,瘦皮黏骨危崚嶒。

病来啖药犹啖水,梦寐恍惚风中灯。

常闻徂徕有嘉木,玄醴涤濯黄露沐。

上有菟丝扬翠旌,下有茯苓蹲白鹿。

咀华嚼叶咽以津,岁久定化肠为筋。

便从偓佺觐黄帝,身骑肉角青骐驎。

我欲求之百忧集,满眼蚊蝇随出入。

踆乌箭逝纤阿急,日暮空瞻邓林泣。

道人此酒还有方,我欲与子同徜徉。

世上神仙亦何限,留侯辟谷应未晚。

(0)

旅兴·其四十六

江城夜来雨,雷音亦何砰。

今晨视郊原,草木皆发荣。

双双布谷儿,来我墙上鸣。

园蔬犹可艺,无忘及时耕。

倦翮得安巢,感荷天地生。

(0)

旅兴·其十四

昃景无还晖,霜露凄巳繁。

松柏坐椔翳,桃李更何言。

旦夕悲风起,黄沙蔽平原。

万物尽凋落,芳华谁独存。

我愿化为鹤,不愿化为猿。

鹤鸣声闻天,猿鸣烟雨昏。

空林夜寥寂,踯躅伤精魂。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