鹍弦绝弄,鸾镜罢开,寂寂小庭春晚。
摘尽残花,记否对花妆面。留眄。
滴梧桐、冷露如啼眼。
怅旧日恩情,总逐浮萍浪蕊消散。晓阜窥书馆。
似鼓罢云和,曲终人远。宿草离离,已怕墓门青满。
谁遣。嗅余香、挂壁肠空断。
待魂魄、经年重觅,证人天两见。
鹍弦绝弄,鸾镜罢开,寂寂小庭春晚。
摘尽残花,记否对花妆面。留眄。
滴梧桐、冷露如啼眼。
怅旧日恩情,总逐浮萍浪蕊消散。晓阜窥书馆。
似鼓罢云和,曲终人远。宿草离离,已怕墓门青满。
谁遣。嗅余香、挂壁肠空断。
待魂魄、经年重觅,证人天两见。
这首词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寂静、悼亡怀人的画面。"鹍弦绝弄,鸾镜罢开",以箜篌的弦声断绝和镜子的闲置,象征着亡者的离去,生活失去了往日的欢愉。"寂寂小庭春晚",寥落的小庭院里,春色已晚,更显凄凉。
"摘尽残花,记否对花妆面",回忆逝者生前的美丽与深情,花瓣凋零,如同逝者青春的消逝。"滴梧桐、冷露如啼眼",以梧桐叶上的露珠比喻亡者的眼泪,表达深深的哀思。
"晓阜窥书馆",清晨的山丘上,书馆空寂,仿佛亡者的身影已远离尘世。"宿草离离,已怕墓门青满",青草丛生,预示着岁月流转,墓地的荒芜让人感伤。"谁遣"一句,追问是谁让这香气残留,徒增思念之苦。
最后,词人期盼亡者的魂魄能经年寻觅,再次相见,以"证人天两见"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执着和对亡者的深深怀念。整体而言,此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亡者的深切悼念之情。
书满精庐芷绕门,门前流水出于沅。
夫君自得濂溪意,直向沄沄认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