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慧林寺以三峡炎蒸定有无为韵得定字是日欲逃暑阁下而守阁童子持不可》
《游慧林寺以三峡炎蒸定有无为韵得定字是日欲逃暑阁下而守阁童子持不可》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古风

我如东郊马,攲侧甘瘦病。

今晨举足轻,起行得幽胜。

抚窗唤懒融,槁面初出定。

眼中无长物,坐久炉烟正。

门前几乌帽,来往送朝暝。

岂知帽影边,有地白日静。

宝阁阴肃肃,童子色不令。

年来惜违人,一笑取归径。

愿言捐何肉,终岁奉清净。

檐铎岂印吾,出门有馀听。

(0)
翻译
我如同东郊的马匹,倾斜着身躯甘愿承受病痛。
今早起身轻盈,行走于清幽之地。
抚摸窗户唤醒慵懒的心,憔悴的脸庞刚从沉睡中清醒。
眼中空无他物,坐久了只觉炉火袅袅。
门前多顶乌帽,他们来去穿梭在早晚之间。
哪知在帽影之外,有一片静谧的白昼。
华丽的阁楼阴暗深沉,童子神色庄重。
近年来珍惜每一次与人的相聚,微笑着踏上归途。
我愿意舍弃尘世的纷扰,整年过着清净的生活。
屋檐下的铃铛声难道能印证我的心意?出门后仍有余音缭绕。
注释
东郊:郊外。
攲侧:倾斜。
甘瘦病:甘心忍受病弱。
幽胜:幽静优美的地方。
懒融:懒散的心情。
槁面:憔悴的脸色。
长物:多余的东西。
炉烟:炉火的烟雾。
乌帽:黑色的帽子。
白日静:安静的白天。
宝阁:华丽的阁楼。
童子色不令:童子面色严肃。
违人:违背、错过与人相处的机会。
一笑:微笑。
捐何肉:舍弃世俗的欲望。
清净:清静无欲的生活。
檐铎:屋檐下的铃铛。
馀听:剩余的听觉感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游慧林寺以三峡炎蒸定有无为韵得定字》,描绘了诗人夏日游寺的经历和心境。首句“我如东郊马,攲侧甘瘦病”以马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但仍渴望外出寻幽探胜的心情。接着,“今晨举足轻,起行得幽胜”写出了诗人早晨起来后步履轻盈,感受到环境的清幽宜人。

“抚窗唤懒融,槁面初出定”描绘诗人唤醒沉睡的心境,枯槁的面容在初升的阳光中逐渐恢复生气。“眼中无长物,坐久炉烟正”则写出诗人专注于内心,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只有炉火的烟雾在眼前缭绕。

“门前几乌帽,来往送朝暝”描绘了寺前常有人来往,帽子的影子在门前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岂知帽影边,有地白日静”进一步强调了寺内环境的宁静,即使是忙碌的人们也无法打破这份静谧。

“宝阁阴肃肃,童子色不令”写诗人步入宝阁,感受到阴凉肃穆的气氛,童子的神色也显得庄重。“年来惜违人,一笑取归径”表达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感慨,希望能在此处找到片刻的宁静,决定暂时避开尘世。

最后两句“愿言捐何肉,终岁奉清净”表达了诗人愿意舍弃世俗的欲望,过上清净的生活。结尾“檐铎岂印吾,出门有馀听”则以檐下的铃声作结,暗示即使离开,寺中的宁静仍能留在心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寺时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晨诣香山禅寺观两阁前后玉簪

玉簪花映清凉国,露泼冰姿日未升。

只是旧时香世界,水沈香气自薰蒸。

(0)

和林雨大雹有如鸡卵者

谁拥珠玑积玉京,纵期明月易愁晴。

若教不值骊龙睡,不信波斯擅得名。

(0)

秋日宜都道中

采莲歌断木兰舟,万里长风入戍楼。

灵凤不来青鸟去,陇头江月可怜秋。

(0)

灵城元日·其二

未待金鸣送曙光,雁行罗列进桃汤。

如何白兽尊中酒,尽日无人引一觞。

(0)

题梦斋·其一

文府中书五色衣,含章未吐凤先飞。

可堪历历将今是,又对春风较昨非。

(0)

天津早春

玉京桃李待花仙,培养根芽又一年。

春事动人应不浅,绿莎侵到水傍边。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