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生何处,寻香杖偶扶。
孤标犹讶绝,佳色旧知无。
老弄真成独,秋来不作疏。
金樽谁九日,引满对茱萸。
野菊生何处,寻香杖偶扶。
孤标犹讶绝,佳色旧知无。
老弄真成独,秋来不作疏。
金樽谁九日,引满对茱萸。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野菊吟寄子长再次》描绘了一幅寻找野菊的秋日画面。诗人手持拐杖,漫步寻觅,被野菊那独特的风姿所吸引,惊叹其超凡脱俗。野菊在秋季依然盛开,不因稀疏而减色,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最后,诗人想象着无人共饮菊花酒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子长的思念和对佳节重阳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热爱。
御宇十六年,敬勤盟宥密。
日久虞或懈,触事励无逸。
祗此保赤怀,自信始终一。
际和赖天庥,宜与民休息。
正供三百万,概免施恩恤。
念兹江浙地,财赋之所出。
岂能无水旱,曾未靳赈恤。
闾阎象如何,观民将启跸。
正逢大庆岁,慈宁开六帙。
两江积逋多,蠲除惟一律。
浙省岁额完,足占民俗质。
示嘉量宽徵,庶免追呼疾。
百工佐予者,寰海筹宁谧。
尔虽怀桑梓,予惟责名实。
但期一德同,言谢均奚必。
在易有至训,惠勿问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