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爱种花,钗鬟列屋誇。
枯枝经拂拭,小蕊亦妍华。
春好傍莺坐,夜深愁月斜。
多情能熨物,娱尔寿龄加。
董老爱种花,钗鬟列屋誇。
枯枝经拂拭,小蕊亦妍华。
春好傍莺坐,夜深愁月斜。
多情能熨物,娱尔寿龄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董老的老人对花卉的热爱与精心照料。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董老在家中布置花房,以花为伴的生活情趣。
首句“董老爱种花”,直接点明了主题,董老对花卉的深厚情感跃然纸上。接着,“钗鬟列屋夸”运用比喻手法,将排列整齐的花比作装饰精美的钗鬟,形象地展示了花房的美丽与繁盛,同时也暗示了董老对花卉的自豪之情。
“枯枝经拂拭,小蕊亦妍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董老对花卉的悉心照料。即使是最不起眼的枯枝,经过他的拂拭,也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即便是细小的花蕊,也因他的呵护而显得格外美丽。这不仅体现了董老对花卉的深厚感情,也表现了他的耐心与细心。
“春好傍莺坐,夜深愁月斜”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董老与花卉相伴的宁静与和谐。春天里,他喜欢坐在莺鸟旁欣赏花开,夜晚则因担心月光倾斜影响花朵的生长而感到忧虑。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董老与花卉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多情能熨物,娱尔寿龄加”表达了诗人对董老的赞美。他认为董老的深情厚意不仅能温暖万物,还能为他的长寿增添光彩。这不仅是对董老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董老对花卉的热爱与照料,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找生活乐趣的精神追求,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送子复行役,前期登北固。
焦岭宜终宵,江光洗月露。
挹彼万里流,话此两歧路。
郡郭未可越,圆景已盈度。
虎山亦清绝,心赏谐远慕。
离从自少欢,陈迹况多故。
昔游矜红颜,双领俄被素。
悠悠百年间,徒为俗所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