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禹陵》
《禹陵》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大禹巡南守,相传此地崩。

礼同虞帝陟,神契鼎湖升。

窆石形模古,墟宫世代仍。

探奇疑是穴,考典或言陵。

玉帛千年会,山河一气凭。

御香来敕使,主守付髡僧。

树暗岩云积,苔深壑雨蒸。

鸺鹠呼冢柏,蝙蝠下祠灯。

馀烈犹于越,分封并杞鄫。

国诒明德胙,人有霸图称。

往者三光坠,江干一障乘。

投戈降北固,授孑守西兴。

冲主常虚己,谋臣动自矜。

普天皆爵禄,无地使贤能。

合战山回雾,穷追海践冰。

蠡城迷白草,镜沼烂红菱。

樵采冈林遍,弓刀坞壁增。

遗文留仆碣,仄径长荒藤。

望古频搔首,嗟今更抚膺。

会稽山色好,悽恻独攀登。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禹陵》,通过对大禹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古代英雄的敬仰。首联以大禹巡行南方的历史事件开篇,暗示了禹陵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祭祀礼仪、神话传说,烘托出禹的神圣与崇高。

诗人细致描绘了禹陵的环境,窆石古老,墟宫历经世代,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他探寻遗迹,疑惑其可能为穴陵,又引用典籍中的记载,增加了神秘感。禹陵的千年盛会,以及江山一体的象征,都体现了禹的深远影响。

诗中提到皇帝的使者前来祭拜,以及禹陵守护者的身份,进一步强调了禹陵的尊崇。自然景观如岩云、壑雨、鸟兽活动,增添了陵墓的静谧与神秘。诗人感叹禹的功绩,以及后世对贤能人才的缺失。

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禹的退让与坚守,都寓含在诗中。诗人感慨人事变迁,对历史的沉思和个人的哀伤交织在一起。最后,他独自攀登会稽山,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怀念和对当世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禹陵的景象,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个人情感,展现出顾炎武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清明日得家书四首·其四

烟岚飞翠盖,鲸海泛龙舟。

退避亦已远,凭陵殊未休。

包胥思恸哭,曹刿愿深谋。

叹息绕朝策,何人知故侯。

(0)

庚戌正月一日游都峤山留五绝句栖真观中·其四

叠嶪高岩耸八峰,云间紫翠郁相重。

故应洞穴通勾漏,更爱林峦接大容。

(0)

立春日龙化道中得家问诸季已挈家渡浙江如剑川又闻江西颇有群盗啸聚遂决意由五羊趋循惠潮阳假道闽中以归偶成三篇时十二月十九日·其二

远信来时岭峤春,浮家已在浙江滨。

更传赣水方虞寇,须向闽山与问津。

万里归来寻乐土,千岩好去作閒人。

干戈未息中原暗,怅望关河胡马尘。

(0)

北归昼渡海风便波平尤觉奇绝成五绝句·其三

来时风浪夜喧惊,归去潮波枕席平。

非是波神有分别,故教清昼看寰瀛。

(0)

次琼管后三日忽奉德音恩许自便感涕之馀赋诗见志·其二

行年旧说似东坡,鲸海于今亦再过。

儋耳三年时已久,琼山十日幸尤多。

却收老眼来观国,尚冀中原早戢戈。

病废不堪当世用,感恩惟有涕霶?。

(0)

得梁溪书寄诸弟二首·其一

一纸书来抵万金,天涯慰我念家心。

只今王室犹如此,回首东吴涕作霖。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