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丹阳广福寺与弟言别》
《赴丹阳广福寺与弟言别》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古寺碑题西晋年,澄湖如练倚窗前。

寒云自覆金光殿,荒草犹埋玉乳泉。

枫叶染霜秋后色,雨花和梵夜中禅。

亦知阅水同观世,不奈潮声送客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ānyáng广guǎngyánbié
míng / huángfāng

bēi西jìnniánchéngliànchuāngqián

hányúnjīnguāng殿diànhuāngcǎoyóumáiquán

fēngrǎnshuāngqiūhòuhuāfànzhōngchán

zhīyuèshuǐtóngguānshìnàicháoshēngsòngchuán

鉴赏

这首明代皇甫汸的《赴丹阳广福寺与弟言别》描绘了一幅古寺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古寺碑题西晋年”点出寺庙的古老,暗示着岁月的沉淀。次句“澄湖如练倚窗前”,以湖水比喻为洁白的绸缎,展现出湖面的宁静与清澈。

第三句“寒云自覆金光殿”,通过“寒云”和“金光殿”的对比,描绘了寺庙在冷寂云层下的庄严气象。第四句“荒草犹埋玉乳泉”,则透露出一种荒芜之美,暗示着寺内历史遗迹的沧桑。

第五、六句“枫叶染霜秋后色,雨花和梵夜中禅”,进一步描绘秋日景色,枫叶经霜变色,雨花伴着佛音,营造出宁静的禅意氛围。最后两句“亦知阅水同观世,不奈潮声送客船”,诗人借潮水寓言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世间百态的深沉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将寺庙的风貌、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离别的淡淡哀愁。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送吴迪思丈游燕

送君万里客长安,立马津头夜气寒。

观乐独堪推季札,弹歌应不问冯驩。

燕山剑气风前壮,庾岭梅花雪后看。

别去莫沾儿女泪,故园春雁慰加餐。

(0)

董崇相先生以郡博来吾广三载余不得一面乃从其门人李绍科马元震辈获私聆绪论亦称愉快也故于其行而贽以诗

中原旗鼓羡登坛,欲谒龙门片刺难。

不独下帷尊董相,亦堪高卧笑袁安。

玄经弟子曾私授,白璧何人可借看。

相见暂时相别远,高山流水若为弹。

(0)

同黎缜之吴子宪诸君饮蘧园得涯字

竹径荒凉半亩斜,园居清绝大江涯。

云迷洞壑千村暝,门锁山棋几树花。

高调遗风犹未泯,牙签书轴讵能誇。

君看青草苍苔色,宁但柴桑处士家。

(0)

雨中喜贞甫再过村居

茅斋小隐避墙东,为尔才将一径通。

半榻情连风雨夜,百年心事去留中。

开轩茗色侵青幌,绕屋苔痕长绿筇。

岁晚生涯无住着,清尊那惜故人同。

(0)

寄黄山人

问尔浮生近若何,夫君高谊古人过。

座中客散黄金尽,镜里愁添白发多。

末路酒杯无去住,忧时谈笑有风波。

唯馀数亩柴桑地,日暮题诗挂薜萝。

(0)

寄王伯谷先生二首·其二

出世逃名结小亭,斋头半偈可谁听。

春前芳草家家绿,雨后吴山处处青。

笔札未应终玩俗,菩提能悟即抛经。

词华更总禅栖理,屈指如君惘自停。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