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灯火话情时,屈指俄惊岁屡移。
道路频驱怜我拙,帛书长系感君私。
枕边听雨心常碎,鸟外看云思欲悲。
何日束装问津去,西窗刻烛共成诗。
禅林灯火话情时,屈指俄惊岁屡移。
道路频驱怜我拙,帛书长系感君私。
枕边听雨心常碎,鸟外看云思欲悲。
何日束装问津去,西窗刻烛共成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墀所作的《寄林利瞻夏官》。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友人林利瞻之间的深厚友谊。
首联“禅林灯火话情时,屈指俄惊岁屡移”描绘了两人在禅林中对坐,借灯火谈心的情景,时光悄然流逝,让人不禁感叹岁月如梭。颔联“道路频驱怜我拙,帛书长系感君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以及对朋友林利瞻深情厚谊的感激之情。颈联“枕边听雨心常碎,鸟外看云思欲悲”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念。尾联“何日束装问津去,西窗刻烛共成诗”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共同创作美好诗歌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
软红妆束全新。
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
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
香肌麝薰。
直羞煞海棠春。
不?
数*芳酒,谁慰黄昏。
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
枝上雨、都是啼痕。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
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
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
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
正心头、万丝千绪。
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
咫尺重﹂,故人千里,可能无句。
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
昨日送春,今日送君,难禁别离。
正桃花水满,远归江浙,楝花风起,轻出京师。
早把功名,置之身外,世上何愁可皱眉。
从今去,但求田问舍,此意谁知。
当年交友全稀。
试屈指诸君更有谁。
说郭髯磊落,犹居判府,许翁清健,已谢签司。
回首南关,怅然如梦,几度凭栏费所思。
烦传语,甚孤怀索莫,不寄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