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邸报·其一》
《读邸报·其一》全文
宋 / 陈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战骨如山血未乾,补疮遮眼肉都剜。

向来手诏真哀痛,间者人言已治安。

夜访宰臣忧卧榻,昼延学士论危竿。

祖宗全盛犹如此,半壁江风面面寒。

(0)
翻译
战场上尸骨堆积如山,鲜血还未干涸,伤口被修补,只为遮住视线,连肉都挖去。
以往皇帝的手诏充满真实的悲痛,最近人们传言国家已经安定。
夜晚探访宰相,忧虑于自己的安危,白天邀请学者讨论国家的危险局势。
即使祖辈们在全盛时期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如今国家半壁江山,四面八方皆是寒风。
注释
战骨:战场上的尸骨。
如山:像山一样多。
血未乾:鲜血还未干。
剜:挖去。
手诏:皇帝的手令。
真哀痛:真正的悲痛。
间者:最近。
治安:国家安定。
夜访:夜晚拜访。
宰臣:宰相。
忧卧榻:忧虑自己的安全。
危竿:危险的局势。
全盛:全盛时期。
半壁江风:国家半壁江山。
面面寒:四面八方的寒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事的残酷与国家的艰难处境。首句"战骨如山血未乾"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战场的惨烈和士兵们的牺牲,鲜血淋漓的战骨堆积如山,尚未干涸。第二句"补疮遮眼肉都剜"进一步刻画战争的无情,形容为了疗治伤口甚至不惜切肤之痛。

诗人通过"向来手诏真哀痛"表达了对朝廷上层对战事的忧虑和悲痛之情,他们虽然发布诏书表达哀痛,但现实的严峻并未因此而改变。"间者人言已治安"暗示了民间对于局势的不安,人们虽然期盼安宁,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夜访宰臣忧卧榻,昼延学士论危竿"两句,写出了统治者彻夜难眠,白天还要与学者讨论国家的安危,显示出他们的焦虑和责任感。"危竿"一词寓指国家的存亡如同一根摇摇欲坠的竹竿,随时可能倾覆。

最后两句"祖宗全盛犹如此,半壁江风面面寒"以祖宗盛世的回忆与当前的衰败景象作对比,感叹即使在祖宗全盛时期,也感受到如今半壁江山的凄凉,江风吹过,寒意刺骨,寓意国家的衰落和人心的寒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创伤,以及统治者和知识分子面对危机的无奈与忧虑,展现了宋末元初动荡时期的复杂社会面貌。

作者介绍

陈杰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斋宿对雪同王云泽侍郎

江国欣逢雪,飘飘度石城。

丛篁声欲碎,粉署眼偏明。

共慰祈年意,仍高作赋情。

不知剡水曲,谁掉夜舟行。

(0)

边城见燕子

寥落边城里,还看燕子来。

主人宁见妒,蓬户定频开。

地迥巢难就,风寒羽易摧。

翩翩怀旧侣,何处傍池台。

(0)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其一

径转孤峰外,霞明仙苑边。

瑶华开几世,丹灶闭多年。

洞古云长合,堂虚日独悬。

登临有王烈,共咏紫芝篇。

(0)

题介休王医杏林卷

卖药兼求道,年年海上过。

应人浑偶尔,济世有诸科。

术异泣神鬼,心閒到薜萝。

春来闻种杏,万树绕汾河。

(0)

重过沾化范公园

人忆羲皇上,园开渤海西。

以予别去久,是路再来迷。

雨遍桑麻野,春深桃李蹊。

平生一范老,不见意悽悽。

(0)

雁门述怀詶徐王杨三君子·其二

边尘秋不起,公馀即闭关。

所慕在沈静,日夕对南山。

长空寒鸟没,远岫孤云还。

世途老难行,因思江海间。

匪君有道气,何由展心颜。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