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芙蓉枝,灼灼当秋好。
严霜一以冽,日夜色枯槁。
讵惟华叶衰,柯条不自保。
斩刈同束薪,秋江迹如扫。
时事多推移,江流去浩浩。
袅袅芙蓉枝,灼灼当秋好。
严霜一以冽,日夜色枯槁。
讵惟华叶衰,柯条不自保。
斩刈同束薪,秋江迹如扫。
时事多推移,江流去浩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事物无常的感慨。
“袅袅芙蓉枝,灼灼当秋好。”这里以芙蓉花为对象,形容其在秋天盛开的情景。芙蓉枝头轻柔而优雅,花朵灼灼发光,正值秋季最美好的时节。
“严霜一以冽,日夜色枯槁。”接着诗人转向严寒的霜冻,描述了霜冻连绵不断,日夜之间万物变得枯槁。这里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刻画,传达出秋天渐入深冷的氛围。
“讵惟华叶衰,柯条不自保。”诗中提及美丽的花瓣凋零,不再有自我保护之能的树枝。这里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生世世变化无常的感慨。
“斩刈同束薪,秋江迹如扫。”诗人接着写到斩草和收割谷物的景象,将这些活动与秋天的江水相联系。秋江清澈,仿佛被什么东西扫过一样干净,这里或许隐含了对自然界清洁美好的赞美。
“时事多推移,江流去浩浩。”最后诗人感叹世事无常,如同江水一般不断流动,不可阻挡。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借由江水的流逝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自然界变化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江南八月蒲稗黄,天边雁叫烟苍苍。
历落沙头并水际,三三五五分成行。
当时见雁心凄恻,本为思家叹离隔。
如今系艇武昌城,始知身是江南客。
木叶萧萧下汉川,参差鸿雁忽联翩。
白云洲上疏还密,黄鹄矶头断复连。
沔口云深迷楚树,分行作队纷无数。
闻道潇湘菰米多,天寒更向潇湘去。
离奇轮囷岁月长,犹见当年读书意。
忆昔元美主文盟,一捧珠盘同受记。
七子五子广且续,不放他人一头地。
踽踽穷巷一老生,倔强不肯从世议。
破帽青衫拜孝陵,科名艺苑皆失位。
叔考院本供排场,伯良《红闺》咏丽事。
弟子亦可长黄池,不救师门之憔悴。
岂知文章有定价,未及百年见真伪。
光芒夜半惊鬼神,即无中郎岂肯坠。
余尝山行入深谷,如此青藤亦累累。
此藤苟不遇文长,篱落粪土谁人视。
斯世乃忍弃文长,文长不忍一藤弃。
吾友胜吉加护持,还见文章如昔比。
句骊之河河水古,贞观万马饮马渡。
淤泥塞道军负土,行人欲寻失故处。
何况司马懿与公孙渊,一胜一败千余年。
萧萧野岸水无言,西流绕出邓子村。
辽西河之右,辽东河之左,太平疆界无彼我。
河左辽之东,河右辽之西,年年入贡高句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