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高寒满眼秋,先生何以自为谋。
巧裁云雾供吟料,碎折波涛补破裘。
月不孤人常入户,山如恼我故遮楼。
幸然免被微官缚,闲坐闲眠得自由。
玉露高寒满眼秋,先生何以自为谋。
巧裁云雾供吟料,碎折波涛补破裘。
月不孤人常入户,山如恼我故遮楼。
幸然免被微官缚,闲坐闲眠得自由。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秋怀二首(其二)》描绘了秋天的清冷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首句“玉露高寒满眼秋”,通过“玉露”和“高寒”形象地展示了秋夜的凉意,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诗人以“先生何以自为谋”设问,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接下来两句,“巧裁云雾供吟料,碎折波涛补破裘”,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云雾比作写作素材,波涛比作生活的困顿,表达了诗人凭借才情应对生活艰辛的决心和坚韧。
“月不孤人常入户,山如恼我故遮楼”,写月光常照,山峦仿佛有意为之,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月不孤人”与“山如恼我”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最后两句,“幸然免被微官缚,闲坐闲眠得自由”,直接表达了诗人庆幸自己摆脱了琐碎官职的束缚,得以享受闲适的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言抒怀,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对自由的向往。
月旦于今合改评,一官谋食百无能。
君归锦里人应问,好个蓝田崔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