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西北来,树木声萧萧。
蟋蟀鸣四壁,鸿雁飞层霄。
时光忽已异,四序如更徭。
人生无百年,转瞩朱颜凋。
胡不崇明德,早使勋业昭。
空悲千载下,身死名寂寥。
悲风西北来,树木声萧萧。
蟋蟀鸣四壁,鸿雁飞层霄。
时光忽已异,四序如更徭。
人生无百年,转瞩朱颜凋。
胡不崇明德,早使勋业昭。
空悲千载下,身死名寂寥。
这首诗《感兴七首(其七)》由元代诗人陈高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个人功业的深沉思考。
首句“悲风西北来,树木声萧萧”,以西北的悲凉之风起笔,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树木的萧瑟之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蟋蟀鸣四壁,鸿雁飞层霄”两句,以秋虫的哀鸣和鸿雁的高飞,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时光忽已异,四序如更徭”则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无情,四季更替如同劳役一般,不可阻挡。接下来,“人生无百年,转瞩朱颜凋”更是将生命的短暂性推向高潮,感叹人生不过百年,转眼间青春消逝,容颜不再。
最后,“胡不崇明德,早使勋业昭”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和功业的思考,劝告人们应当注重品德修养,及早建立功业,以免徒留遗憾。而“空悲千载下,身死名寂寥”则收尾于对后世的警示,即使在千年之后,如果一个人没有留下有意义的功绩,那么他的名字也将被遗忘,徒增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
东风入雕槛,百卉无不花。
一经造化手,各若矜春华。
主人最好事,护养从萌芽。
浇灌与封植,恩光无等差。
其间一本尤所喜,欲售千金贵无比。
君不见洛阳好事丞相家,曾剪姚黄贡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