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处州徐守三首·其一》
《寿处州徐守三首·其一》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仆射文章六百春,人间又见石麒麟。

朱颜白发古仙伯,和气清风今德人。

出处三朝常守道,承宣千里更宜民。

圣时共政须耆旧,归去千秋辅紫宸。

(0)
翻译
仆射的文采如同春天的六百篇文章,世间再次见到石麒麟的风采。
红颜白发的古仙伯,如今的他如春风般和蔼,品德高尚。
他在三个朝代都坚守正道,无论到哪里都能为百姓带来福祉。
在圣明的时代,治理国家需要倚重老臣,他离去后,千年历史也将辅佐皇家。
注释
仆射:古代官职名,主管尚书省事务。
石麒麟:象征吉祥、尊贵的瑞兽,此处比喻人才或德行出众者。
古仙伯:形容年长而有德的人。
承宣:接受并传达皇帝的命令或旨意。
耆旧:年高德劭的老臣。
紫宸:皇宫的代称,这里指代皇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寿处州徐守三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贺寿诗,表达了诗人对受赠者生平和品德的高度赞扬。

“仆射文章六百春”,这里“仆射”是指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或丞相,文章如泉,是指受赠者的文学才能如同长流不息的泉水。六百春可能暗示了他年逾古稀依然文思泉涌。

“人间又见石麒麟”,此句表达了对受赠者非凡品格与才华的赞美,石麒麟是传说中瑞兽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和尊贵。诗人用这样的形象来比喻受赠者的高洁与卓尔不群。

“朱颜白发古仙伯”,这里的“朱颜”指的是脸色红润,“白发”则是头发已白,合起来形容受赠者虽年迈但精神状态依旧如昔日仙风道骨之人。诗人以此赞美其德高望重,恰似古代的仙伯。

“和气清风今德人”,此句进一步强调了受赠者的品性与气质,如同清风般令人感到舒泰,是当世德行之人。

“出处三朝常守道”,这里的“三朝”可能指的是三个不同的朝代或三个不同时期,表示受赠者在多个时代都坚守自己的道义。诗人赞扬其政治品质和行为准则。

“承宣千里更宜民”,这句话强调了受赠者的政绩,对于远方的人民来说,他的施政更显得适宜与惠泽。

“圣时共政须耆旧”,“圣时”指的是太平盛世,诗人认为在这样的时代,需要像受赠者这样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共同参与国是。

最后,“归去千秋辅紫宸”,这里的“归去”可能意味着受赠者的退隐或返回故里,而“辅紫宸”则表示诗人希望他能继续以其智慧和德行支持皇帝,永保江山社稷。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受赠者生平与品德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文学才能、政治品质和德行为的赞美,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极高敬意。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丁督护曲·其三

丁督护,念我苦。未亡人,殇鬼妇。

古若无衔冤,乾坤无风雨。

(0)

绣谷即事

春苦无多已绿阴,重来泉石快幽寻。

碧桃一院无人到,独自闻莺独自吟。

(0)

赋愚隐园次陈伯芳韵

故王临赏地,幽榭带横塘。

乔木传家远,高荷过槛长。

琴书千古意,花竹四时香。

永日无尘事,心清境亦凉。

(0)

送僧归峨眉

大峨山顶寺,归路八千遥。

百丈牵云上,三衣带雨挑。

岭寒栖板屋,路断隔绳桥。

若过三闾宅,骚魂试一招。

(0)

秋景.夕阳如有意

又自欲昏黄,高高上夕阳。

殷勤如有意,迟暮起相望。

牛背笛三弄,桑榆锦一张。

向人添晼晚,容我更疏狂。

过雨天如改,穿花日尚长。

鲁阳三舍远,人世未须忙。

(0)

梅花三首·其三

沙岸萦回一水通,补陀仙子静相逢。

缟衣不染人间色,寂寞清香度晓风。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