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被旨往许浦阅兵风雨中舟过梅里》
《被旨往许浦阅兵风雨中舟过梅里》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浓云障日卧前山,已觉林深寸步难。

风雨于人本无意,筋骸如我不禁寒。

小窗饱听喧江浪,萧寺时惊落岸滩。

慨念兴亡千古事,夜阑相对说江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èizhǐwǎngyuèbīngfēngzhōngzhōuguòméi
sòng / yuánshuōyǒu

nóngyúnzhàngqiánshānjuélínshēncùnnán

fēngrénběnjīnháijìnhán

xiǎochuāngbǎotīngxuānjiānglàngxiāoshíjīngluòàntān

kǎiniànxīngwángqiānshìlánxiāngduìshuōjiānggā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说友在风雨中前往许浦阅兵途中所见所感。首句“浓云障日卧前山”形象地写出乌云蔽日,山势险峻的景象,暗示了行程的艰难。接着,“已觉林深寸步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和行路的艰辛。

“风雨于人本无意,筋骸如我不禁寒”表达了诗人对风雨无常的感慨,认为风雨并非有意加害于人,而是自然之力,而自己的身体却难以抵挡这寒意,流露出旅途的困苦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小窗饱听喧江浪,萧寺时惊落岸滩”通过江浪声和寺庙的寂静,展现了风雨中的动态与静谧,以及诗人内心的动荡与安宁交织。最后两句,“慨念兴亡千古事,夜阑相对说江干”,诗人将个人经历与历史兴衰相联系,感叹世事变迁,直至深夜,还在江边独自沉思,寓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风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内心世界的丰富。袁说友的笔触既具画面感,又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闻雁

一声边雁落,孤客最先闻。

是夕芦花渚,扁舟宿白云。

烟迷南海影,风断洞庭群。

甚有怀人字,殷勤欲托君。

(0)

朱人远曾经屈沱作歌屈沱者三闾大夫所居楚人谓江之别流为沱云·其一

秭归南郭外,传是左徒家。

有客寻苗裔,维舟向水涯。

仙成为海伯,赋就散天葩。

祖述多高弟,如君更丽华。

(0)

寄扶晨于鼎文冶兄弟·其二

爱尔贤兄弟,真同大小山。

松高争岳出,花好与人閒。

岁事先秋尽,天心及早还。

才多无不可,啸咏且相攀。

(0)

尹君七十又一生日赠之·其一

故人无几在,今子幸长年。

菊老香逾烈,松寒节益坚。

世人多服食,吾道岂神仙。

日夕壶觞满,羲皇枕席边。

(0)

幺凤还·其三

三寸罗浮凤,仙灵一化身。

细微丹穴族,娇小绿衣人。

昔在梅花国,今为绣阁珍。

复归纤手上,香稻使情新。

(0)

王借冈阻浅

水浅惟沙口,停舟待暮潮。

枫黄霜色淡,竹翠雨容消。

米遣鲥鱼换,船将蛋女招。

苍苍山月上,酒至放兰桡。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