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海旌旄驻水滨,临淮壁垒一时新。
东瀛建节来儒将,北道输粮作主人。
制梃民皆怀旧德,挥戈军定扫妖尘。
执殳我愿前驱作,报国酬知敢惜身。
横海旌旄驻水滨,临淮壁垒一时新。
东瀛建节来儒将,北道输粮作主人。
制梃民皆怀旧德,挥戈军定扫妖尘。
执殳我愿前驱作,报国酬知敢惜身。
这首诗描绘了督师丁述庵在剿匪行动中所展现的英勇与智慧。首联“横海旌旄驻水滨,临淮壁垒一时新”以壮阔的场景开篇,旌旗飘扬于海边,壁垒在淮河沿岸焕然一新,展现出军队的雄伟气势和筹备之周密。颔联“东瀛建节来儒将,北道输粮作主人”则点明了儒将的智慧与战略,他从东方带兵而来,不仅指挥若定,还负责粮食的运输,显示了其全面的军事才能。
颈联“制梃民皆怀旧德,挥戈军定扫妖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中的道德力量,即使手持简陋武器的百姓也怀念着过去的美德,而军队在挥动武器时,目标是清除邪恶势力,强调了正义与道德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尾联“执殳我愿前驱作,报国酬知敢惜身”表达了诗人作为士兵的使命感和牺牲精神,他愿意冲锋在前,为国家和知己献出生命,体现了忠诚与勇敢的军人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战争中的领导力、道德力量以及士兵的牺牲精神,是对督师丁述庵及其军队英勇行为的高度赞扬。
泄泄野服,峨峨云冠。
飘然而往,安可呼我欲致之青云端。
青云忽其渺绵,行深林兮望秋天。
抚瑶琴以叹息,拾春兰之紫鲜。
嗟哉若人志鸿鹄,伊谁写之在空谷。
向来腰间两龙剑,至今光截蓝田玉。
昨朝遇我城西曲,纵饮流霞动千斛。
醉歌李白董糟丘,三日惊风撼其屋。
我行驾鹿车,南游访名山。
绝顶见长松,世人安可攀。
水东天姥青孱颜,遥见洞岩烟雾间。
春风为报桃花发,与子其中叩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