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边雁落,孤客最先闻。
是夕芦花渚,扁舟宿白云。
烟迷南海影,风断洞庭群。
甚有怀人字,殷勤欲托君。
一声边雁落,孤客最先闻。
是夕芦花渚,扁舟宿白云。
烟迷南海影,风断洞庭群。
甚有怀人字,殷勤欲托君。
这首诗《闻雁》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闻雁的情景,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首句“一声边雁落”,以雁的降落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在告诉读者,夜晚已经深沉,边疆的雁群开始归巢。接着,“孤客最先闻”一句,点明了诗中主角的身份——一个孤独的旅人,他首先听到了雁声,这声音触动了他的心弦,引发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是夕芦花渚,扁舟宿白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景象。芦花飘荡的水边,扁舟静静地停泊在云雾缭绕之中,这样的画面既静谧又富有诗意,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
“烟迷南海影,风断洞庭群”,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南海与洞庭湖的不同景象,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时间的流逝。南海的烟雾弥漫,洞庭湖的风声断续,两处景象虽不同,却都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
最后,“甚有怀人字,殷勤欲托君”,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象中的某个朋友或亲人,他希望通过对方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渴望被理解、被共鸣的情感,让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
综上所述,《闻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作品。屈大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的深度,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