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山中,真结三间茅屋。更周遭、千章山槲。
客稀睡足。人幽影独。映虚窗、晚峰添绿。
抱膝无营,并绝周妻何肉。有春畦、芹香堪斀。
松声谡谡。溪声续续。问从游、白鸥苍鹿。
何日山中,真结三间茅屋。更周遭、千章山槲。
客稀睡足。人幽影独。映虚窗、晚峰添绿。
抱膝无营,并绝周妻何肉。有春畦、芹香堪斀。
松声谡谡。溪声续续。问从游、白鸥苍鹿。
这首清代王士禄的《风中柳·山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人想象在某一日,他将远离尘嚣,在深山之中建起三间茅屋,四周环绕着参天的山槲树,环境清幽。白天,他可以尽情地睡眠,享受孤独的时光,窗外的晚峰增添了翠绿的色彩。他的生活简单至极,没有世俗的纷扰,连妻子烹煮的肉食都无需考虑。
诗人还提及春天的菜园里芹菜的香气,以及松林中的谡谡松声和溪水潺潺的续续声响,这些自然的声音仿佛是他的朋友,陪伴他与白鸥、苍鹿共游。整首词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恬淡心境。
岁晏登禹陵,山水清游从。
迦用舣西湖,壎篪谐伯仲。
旅窗灯焰青,炊白感幽梦。
绝统闻遗声,据藜发衰恸。
重怜游子情,惧乏尊意奉。
凄风动虚幌,斜月照飞陈。
芳胶解钿朵,流尘昏翠凤。
荀香怅未歇,潘诗应屡讽。
孤灶骇衰鸣,离禽感幽哢。
蒙庄亦何人,傲倪自惊众。
遗情信良难,至理堪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