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三十四首·其三十四》
《咏怀三十四首·其三十四》全文
明 / 王廷陈   形式: 古风

至人处斯世,忌为人所知。

十浆五先馈,列子惊且疑。

避灶不足贵,争席乃庶几。

大白每近辱,卑浊良可栖。

岂效夸毗子,作意矜容仪。

结束转自媚,姿态令人悲。

髹涂饰轩毂,步趋陈采齐。

危冠礼迂士,褒贬厉严辞。

媮媟不敢干,矫志逃世讥。

皎洁难久居,青蝇忽来随。

衷美孰云亮,毁誉在一时。

败轨屡相萦,邅踬当路岐。

(0)
鉴赏

此诗《咏怀三十四首(其三十四)》由明代诗人王廷陈创作,通过对比至人与世俗之人的行为和心态,表达了对真我与虚伪的深刻思考。

首句“至人处斯世,忌为人所知”点明主题,至人虽处世却不愿被世人知晓,隐含着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接着“十浆五先馈,列子惊且疑”引用列子故事,以十家送浆水,五家先送为例,说明至人行事低调,不求回报,反让列子感到惊讶和疑惑。

“避灶不足贵,争席乃庶几”进一步阐述至人不追求世俗的富贵地位,而是在于和谐共处,与人无争。接下来“大白每近辱,卑浊良可栖”则指出那些追求高官厚禄的人往往陷入污浊,而至人选择避开这些诱惑,栖身于清白之中。

“岂效夸毗子,作意矜容仪”强调至人不效仿那些刻意炫耀、注重外表的世俗之人,而是保持真我,不为外物所动。随后“结束转自媚,姿态令人悲”批评了那些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丧失真我的行为,表达了对这种虚伪姿态的悲哀。

“髹涂饰轩毂,步趋陈采齐”描绘了世俗之人为了追求表面的光鲜,不惜花费大量心思装饰自己的外在,甚至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紧接着“危冠礼迂士,褒贬厉严辞”指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遵守礼仪,但内心却充满苛刻与偏见。

“媮媟不敢干,矫志逃世讥”描述了至人面对世俗的非议,选择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然而,“皎洁难久居,青蝇忽来随”预示着即便至人保持高洁,也难以避免外界的误解与诽谤。

最后,“衷美孰云亮,毁誉在一时”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难以得到公正评价的感慨,指出世间的毁誉往往取决于一时的偏见。“败轨屡相萦,邅踬当路岐”则以比喻手法,形容至人在追求真理与真我时,常常遭遇挫折与困境,道路曲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至人与世俗之人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真我与虚伪之间的差异,以及在追求真善美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廷陈
朝代:明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猜你喜欢

西掖省即事

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

千门柳色连青琐,三殿花香入紫微。

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岩下偃荆扉。

(0)

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0)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足可惊伤不能忘情题二十韵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

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

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

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

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

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

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

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

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

赭白何曾变,玄黄岂得知。

嘶风觉声急,蹋雪怪行迟。

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

卧槽应不起,顾主遂长辞。

尘灭骎骎迹,霜留皎皎姿。

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

念倍燕求骏,情深项别骓。

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

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

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0)

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

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联绵日渐深。

被老相催虽白首,与春无分未甘心。

闲停茶碗从容语,醉把花枝取次吟。

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

(0)

欢喜二偈·其一

得老加年诚可喜,当春对酒亦宜欢。

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0)

迎神

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

假山鬼兮请东皇,托灵均兮邀帝子。

吹参差兮正苦,舞婆娑兮未已。

鸾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神既降兮我独知,目成再拜为陈词。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