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入七宝车,宁归地狱所。
刀山已伤形,剑树方应处。
日日痛难当,年年无暂弭。
流泄三涂中,憔悴玉容毁。
不听馀今训,尔时仙步阻。
肯入七宝车,宁归地狱所。
刀山已伤形,剑树方应处。
日日痛难当,年年无暂弭。
流泄三涂中,憔悴玉容毁。
不听馀今训,尔时仙步阻。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世间众生追求享乐、忽视苦难的批判与反思。诗人通过“七宝车”、“地狱所”、“刀山”、“剑树”等意象,构建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场景,展现了人生中的两种极端状态——极乐与痛苦。
“肯入七宝车,宁归地狱所。” 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幸福与苦难时的不同选择。七宝车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享乐,而地狱所则代表了无尽的痛苦与折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与道德修养的忧虑。
接着,“刀山已伤形,剑树方应处。”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痛苦的描绘。刀山意味着身体上的痛苦,剑树则暗示心灵的煎熬。诗人通过这些形象化的描述,强调了苦难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灵上,人们都可能遭受难以承受的痛苦。
“日日痛难当,年年无暂弭。” 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痛苦持续不断的感慨。无论是每日还是每年,痛苦似乎都难以得到缓解,这反映了人生的不易和苦难的普遍性。
“流泄三涂中,憔悴玉容毁。” “三涂”指的是佛教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三种苦难之地。在这句话中,诗人将痛苦的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层面,不仅限于个人,也包括了整个社会和宇宙。玉容毁,象征着美好与纯净的消逝,反映出世间的苦难对个体乃至整体的侵蚀。
最后,“不听馀今训,尔时仙步阻。” 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人不听劝告、固执己见的批评。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倾听智慧的教诲,避免陷入痛苦的深渊,但遗憾的是,许多人却选择了自我束缚,阻碍了向更高境界迈进的步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世人追求享乐、忽视精神修养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蒲版垂裳日,琛球万国同。
观刑曾二女,启瑞属重瞳。
帝道光先后,天心鉴始终。
艰危扶孝友,感化失顽凶。
弟妹忧欢里,君臣授受中。
除奸自神武,选俊必明聪。
鼓罢琴留座,歌成凤在空。
披图青鸟至,纳赆白狼通。
天地承尧统,山河锡禹功。
鸾飞仍载辇,龙去竟遗弓。
莽莽苍梧野,萧萧斑竹丛。
铜碑委荆棘,玉琯失蒿蓬。
瞻拜情何极,馨香典独隆。
祠官唐代重,星使汉家崇。
画栋凌崖碧,飞甍压树红。
醒醒天子庙,穆穆圣人宫。
彝鼎浑严朴,松杉俨郁葱。
至今思草昧,何处吊鸿濛。
雷雨神如在,星云望不穷。
泉陵生长地,千载被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