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垂手去,八面清风生。
大悲不展手,通身是眼睛。
等閒垂手去,八面清风生。
大悲不展手,通身是眼睛。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宁的作品,名为《偈六十三首》中的第四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等閒垂手去"描绘了一个轻松自在的动作,仿佛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而行,但蕴含着超脱世俗的意味。"八面清风生"则象征着四面八方都充满了智慧和清净的气息,形象地展示了禅者的内心世界。
"大悲不展手"表达的是大悲悯之心并不需要外在的显露或动作来体现,真正的悲心是内在的、无言的。"通身是眼睛"进一步强调禅者的洞察力,他们的心灵如同明镜,能够洞见万物,却又不显山露水。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了禅宗的修行境界,强调内心的清净与智慧,以及对世间苦难的深刻理解和悲悯。
峨峨儒衣冠,昕贵知义命。
大道若坦途,狂夫蹈邪径。
惟君异流俗,学古师往圣。
穷居饮一瓢,轻视车千乘。
粹然白玉温,卓尔青松劲。
风流入莲幕,忠恕自天性。
爱贤易好色,避利如深阱。
时邀野人语,亦说禅家病。
不辞王事劳,益知仁者静。
兼旬当阔别,强饭遵时令。
边城霜露寒,淮乡道里夐。
事物多感怀,篇章应寓兴。
同谒未央殿,共沾明主恩。
冕旒亲日月,蹈舞荷乾坤。
龙尾三重峻,螭头几级尊。
德音欣社日,抚语走黄门。
阴会皆如实,阳开不复存。
空馀破窗月,流影到床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