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发清响,隔窗知有风。
五弦非所借,一气自潜通。
流水不归梦,钧天时下空。
倚檐独无语,閒杀老梧桐。
金石发清响,隔窗知有风。
五弦非所借,一气自潜通。
流水不归梦,钧天时下空。
倚檐独无语,閒杀老梧桐。
这首诗描绘了风琴在寂静中发出清脆响声的情景,仿佛透过窗户都能感受到窗外的微风。诗人以“金石发清响”开篇,巧妙地将风琴的声音与金石相提并论,突出了声音的清越和高雅。接着,“隔窗知有风”一句,不仅点明了声音的来源,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微妙变化。
“五弦非所借,一气自潜通”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风琴的五根弦与自然界的一股气流联系起来,表达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以及音乐能够穿透物质世界,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哲学思考。
“流水不归梦,钧天时下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学意境,将音乐比作流水,虽不能归于梦境,却能在心灵深处留下痕迹;“钧天”象征着神圣的天空,音乐如同从天而降,却又空灵飘渺,难以捉摸。
最后,“倚檐独无语,闲杀老梧桐”以静态的画面收尾,诗人独自倚靠在屋檐下,面对着老梧桐树,似乎在沉思冥想,音乐带来的宁静与思考,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格外静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感悟。
东风柔弱事春权,剧雨无端转怆然。
不惜好花都委地,却令远草直平天。
龙蛇久蛰应思奋,蛙蝈乘时已自先。
缘柳由来却堪笑,叶眉愁剧遂长眠。
弥旬苦凌乱。
揆景候阡陌。
昼想汝阳津。
夜梦邯郸驿。
愤风急惊岸。
屯云仍触石。
萧条疾帆流。
磈礧冲波白。
息榜已云久。
维稍晨已积。
苍苍极浦潮。
杳杳长洲久。
本惭佽飞剑。
宁慕澹台璧。
纤罗若不□。
跂予中上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