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咽打头风,十二巫山曲曲笼。
上峡雨后悬溜外,极天寒到暮云中。
秋声牢落高唐路,客思凄迷蜀道丛。
等是萧萧时节异,江南烟侣问巴东。
子规啼咽打头风,十二巫山曲曲笼。
上峡雨后悬溜外,极天寒到暮云中。
秋声牢落高唐路,客思凄迷蜀道丛。
等是萧萧时节异,江南烟侣问巴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峡口所听的雨声和周围的环境,以子规啼鸣开头,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十二巫山曲曲笼"一句,展现出巫山山脉的曲折连绵,仿佛被雨后的悬溜和暮云笼罩,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
"上峡雨后悬溜外,极天寒到暮云中",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峡口景象,雨水沿着山壁滑落,天气寒冷,直到暮色苍茫。诗人借此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与寒意。
"秋声牢落高唐路,客思凄迷蜀道丛",将季节的萧瑟与诗人自身的羁旅之愁相结合,高唐路和蜀道的意象,寓含了历史典故和遥远的故乡情思,使客愁更加深重。
最后,"等是萧萧时节异,江南烟侣问巴东",诗人感叹尽管各地的秋天景色相似,但身处峡口的自己与江南烟雨中的朋友相比,心境却大不相同,流露出对家乡和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怀乡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旧时家住长安城,万户千门秋月明。
紫陌朱楼歌吹海,酣宴不觉银河倾。
受降城头更奇绝,莽莽平沙千里月。
选兵夜出打番营,铁马蹴冰冰欲裂。
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横笛如春雷。
长安高楼岂不乐,与此相去何辽哉。
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髅持饮酒。
举头云表飞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许。
灊山道人独何事,夜半不眠听粥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