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晴三首·其三》
《雪晴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气暾寒日晓,光照远山晴。

邹谷有春意,袁门闻履声。

映书何自苦,炙背不妨清。

邂逅逢诗将,高吟眼倍明。

(0)
注释
气暾:朝阳。
寒日:寒冷的冬日。
晓:清晨。
光照:阳光洒落。
远山:远处的山峦。
晴:晴朗。
邹谷:某个地方(可能指代有春天气息的地方)。
袁门:另一个地方(可能指代有脚步声的地方)。
履声:脚步声。
映书:对着书籍阅读。
何自苦:为何苦读。
炙背:晒背。
不妨清:也不妨碍清凉的感觉。
邂逅:偶然相遇。
逢诗将:遇见诗友。
高吟:高声吟诵。
眼倍明:眼睛更加明亮。
翻译
朝阳照耀寒冷的冬日清晨,阳光洒满晴朗的远山。
邹谷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袁门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对着书籍苦读又为何,晒背时也感受一丝清凉。
偶然遇见诗友,高声吟诵让眼睛更加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在和煦阳光中赏析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气暾寒日晓"一句,通过对温暖与冷清交替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冬末春初的早晨场景,阳光逐渐驱散了夜的凉意。"光照远山晴"则将视线延伸至远处,山峦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媚。

"邹谷有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而"袁门闻履声"则透露出一种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安逸。"映书何自苦"和"炙背不妨清"两句,可能是在形象地表述诗人在温暖阳光下阅读时的悠然心境,即使身体微微感到暖热,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的内心之清澈。

最后两句"邂逅逢诗将,高吟眼倍明"显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灵感,创作诗歌时的激情与专注。这里的"高吟"不仅是声音上的高亢,更有情感上的澎湃,而"眼倍明"则形象地表达了内心之所以清晰、洞察力之所以加强。

整首诗以其和谐、宁静的气氛,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颂古·其十七

大悲观音开正面,官不容针通一线。

鼠拽葫芦有底忙,鬼争漆桶无人颂。

(0)

颂古·其三十四

半夜墨漆黑,捉得一个贼。

点火照来看,元是王大伯。

(0)

示众·其一

无用顽皮作气毬,谁人趯得上高楼。

如今潦倒浑无力,辊得行时即便休。

(0)

寂后寄少林长老二首·其二

脚絣紧系兴无穷,拄杖挑云入乱峰。

欲识老僧行履处,天台南岳旧家风。

(0)

颂古五十七首·其七

得因失有,是在非边。根源未断,枝派相连。

不言言,口何在,转得身来难下载。

一帆风过洞庭湖,对面须知已违背。

(0)

颂古四首·其二

千佛居何处,题诗黄鹤楼。

感恩并积恨,终日在眉头。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