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谁能砥乱流,冠裳无计且依刘。
未须名附青云显,祗觉心同白日留。
避地幸存周甲子,论人漫著「晋春秋!
」微躯虑向风尘老,后死终惭清惠侯!
片石谁能砥乱流,冠裳无计且依刘。
未须名附青云显,祗觉心同白日留。
避地幸存周甲子,论人漫著「晋春秋!
」微躯虑向风尘老,后死终惭清惠侯!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感遇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身处乱世,虽有志向却难以施展,只能暂且依附于明室刘姓政权的情感。首句"片石谁能砥乱流"比喻自己如同孤石,试图稳定动荡的局面,但力量微薄。"冠裳无计且依刘"则写出在时局下,他不得不暂时放下个人名利,寄身于明朝。
"未须名附青云显,祗觉心同白日留"表达了诗人不追求表面的显赫名声,而更注重内心的忠诚与坚守,如同白日一般光明磊落。"避地幸存周甲子"暗指自己逃亡在外,历经艰辛,希望能像周朝甲子那样长久生存。"论人漫著「晋春秋」"借典故表明自己对历史公正评价的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仍坚持正义。
最后两句"微躯虑向风尘老,后死终惭清惠侯",诗人担忧自己的身体在战乱中衰老,但他遗憾的是,如果不能亲眼看到胜利,死后也会感到愧对那些清正廉洁的贤者。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坚韧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鲍生六月徒步东,久暵赤日昏沙风。
旦行眼眩扶桑红,足疲暮憩空桑中。
帽浥衣沾乾复湿,必逢佳树始一立。
道傍有驴无钱骑,短咏微吟口翕戢。
杜甫遗诗人罕全,鲍生记之将及千。
论工尚恨黄初浅,泥古常卑大历前。
岂知才大番为祟,临岐独下杨朱泪。
盐车虽蒙苴滓辱,长鸣未折风云气。
生今坎坷三十年,同时细估豪熏天。
出门宝马双翩翩,道逢鲍生不举鞭。
生不见五羖大夫歌扊扅,商歌饭牛声夜悲。
贤达困穷何代无,仰视万里浮云徂。
岩廊肃文钦,芳区恣幽骋。
宽纠岂异性,拘旷本殊摬。
嵚岑路寝东,森疏嘉树静。
珍丛媚朱夏,秀干扬修景。
曳琚群彦集,拄笏万虑屏。
仰望南城苑,飞除带崇岭。?峞白玉阁,要眇黄金井。
季主饰观眺,哲王摈游幸。
自非渊圣姿,谁保天步永。
时至鲜枯林,朱兰被长坂。
临峤觌贤迹,停楫暂游衍。
灵雨吐葛花,桕叶巳复展。
佳哉溪上邑,流峙亘而缅。
岑岑徐岩秀,飞泉洒丹巘。
岩亭交景风,裾带时自卷。
居高乃虑孤,涉历悟攸遣。
枚枚三陆宫,千秋竟兹显。
束发怀幽奇,览籍冀有遇。
来登百门泉,果协佳胜趣。
毖毖圆波踊,蔼蔼浮阳聚。
止坎渟泓洌,激石迅湍注。
昔闻沧浪濯,今解川上喻。
岂惟伤卫歌,兼以发蒙虑。
况值春序中,群物巳改故。
菰蒲冒清深,鳞介各有慕。
行羡浴渚凫,静对栖云鹭。
岩霏空潭影,林蔼变朝暮。
极目北上帆,朝宗感游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