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春畦两眼泉,置来应得弄潺湲。
三年谪宦供厨菜,数月朝行赁宅钱。
空愧先师轻学圃,未如平子便归田。
此身久畜耕山计,不敢抛官为左迁。
十亩春畦两眼泉,置来应得弄潺湲。
三年谪宦供厨菜,数月朝行赁宅钱。
空愧先师轻学圃,未如平子便归田。
此身久畜耕山计,不敢抛官为左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自适的生活状态。开篇“十亩春畦两眼泉,置来应得弄潺湲”写出了诗人拥有的一片小园和清澈的泉水,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享受。这里的“弄潺湌”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趣。
接下来的“三年谪宦供厨菜,数月朝行赁宅钱”则流露出诗人曾经的宦海生活和对现实物质困境的无奈。这里,“谪宦”指的是被贬官,“朝行”表明了早晨就要出去奔波,为生活所迫,显得有些辛酸。
“空愧先师轻学圃,未如平子便归田”中诗人提到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尚未达到的理想状态。这里的“先师”可能是指那些早已归隐田园的高者,“平子”则是一种谦和的自称,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学问还不够格。
最后,“此身久畜耕山计,不敢抛官为左迁”则显示出诗人的坚守与决心。他选择了留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过着宁静的生活,而不是像一些人那样为了功名利禄而四处奔波。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自我安慰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坚守和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长至阳生,律转黄锺,门左弧垂。
记当年瑞世,梦传玉燕,今朝诞节。
香爇金猊。
南极星明,北山堂邃,松桧苍苍龟鹤随。
况蟠桃下熟,仙童来献,喜介双眉。
平生谋画多奇。
算收拾功名须有时。
曾指麾万骑,刍飞粟挽,折冲千里,彗扫星驰。
荐口澜翻,宸恩鼎至,此去须还衣锦归。
人都道,黑头卿相,慷慨男儿。
山驿萧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
望一枝颖脱,寒流林外,为传春信,风定香浮。
断送光阴,还同昨夜,叶落从知天下秋。
凭阑处,对冰肌玉骨,姑射来游。
无端品笛悠悠。
似怨感长门人泪流。
奈微酸已寄,青青杪,助当年太液,调鼎和馐。
樵岭渔桥,依稀精彩,又何藉纷纷俗士求。
孤标在,想繁红闹紫,应与包羞。
奏捷淮堧,勒功燕石,鼓吹凯旋。
正归班玉笋,花袍方卸,彩衣亟著,忠孝双全。
清德独高,皇心简注,燕寝凝香朱两幡。
君王问,录屏风姓字,趣对金銮。
平山。
蹑履緌冠。
竞来庆嘉平五日间。
是炎刘昴宿,光至再现,绛人甲子,四百新颁。
碧麦称觞,玉枝等算,长对梅花开岁寒。
春回也,报调羹时候,梅子微酸。
喜见于门,子月阳生,子舍春回。
想释丘抱送,绝奇神骨,皙参授受,忠恕胚胎。
跨灶参先,撞楼踵後,鼎样一门三秀才。
应不数,那窦家五桂,王氏三槐。
南丰门户奇哉。
他日一声平地雷。
若非是河东,名传三凤,也应天上,光映三台。
莫道後时,方为贺客,且把犀钱玉果来。
却还取,这长生一曲,富贵三杯。
皂盖朱幡,玉节虎符,宏开大藩。
把济川秀楫,试横碧水,擎天柱石,小驻丹山。
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平章看、文词坡谷,人品欧韩。
竭来游戏人间。
况雅量汪汪海样宽。
适弧垂门外,香凝燕寝,□星对照,两地交欢。
自有青州,活民阴德,不用延年九转丹。
人皆祝,愿黑头黄阁,绿鬓朱颜。
道过江南,泥墙粉壁,石具在前。
述某州某县,某乡某里,住何人地,佃何人田。
气象萧条,生灵憔悴,经略从来未必然。
惟何甚,为官为已,不把人怜。
思量几许山川。
况土地分张又百年。
正西蜀巉岩,云迷鸟道,两淮清野,日警狼烟。
宰相弄权,奸人罔上,谁念干戈未息肩。
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