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极犹知吾道尊,尚烦几许北堂萱。
善人在疚乡评减,老物可憎天意存。
漫使楚囚临澧浦,难教汉使识河源。
著书昔日年犹少,老意今朝欲绝言。
愁极犹知吾道尊,尚烦几许北堂萱。
善人在疚乡评减,老物可憎天意存。
漫使楚囚临澧浦,难教汉使识河源。
著书昔日年犹少,老意今朝欲绝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病目作近体诗五首(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极度忧虑中仍坚守道义的坚韧,以及对年老体衰和世态炎凉的感慨。"愁极犹知吾道尊",表明他在困境中仍坚信自己的道德立场;"尚烦几许北堂萱",借北堂萱(古人常以萱草比喻母亲,此处可能暗示对家人的担忧)表达对亲人的挂念。"善人在疚乡评减",反映出社会对善良人遭遇困境的评价有所降低;"老物可憎天意存",则流露出对老年境遇的无奈,认为即使被人厌弃,天意依然存在。
"漫使楚囚临澧浦",诗人自比为被贬的楚囚,身处偏远之地,暗示了生活的艰难;"难教汉使识河源",借汉使不知源头暗指自己处境的复杂,难以被人理解。最后两句"著书昔日年犹少,老意今朝欲绝言",回忆年轻时著书立说的时光,与如今老去无力言说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忧患意识,又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哲思。
春花艳绮室,春月明瑶阶。
花月悄无光,抱影眠空斋。
与子新缔交,燕婉两心谐。
昨欢今寂寞,顿若恩情乖。
岂必恩情乖,鸩媒不我偕。
中宵梦子至,贻我同心钗。
钗贻正在手,栖乌翻庭槐。
宛转见颜色,倏而违形骸。
独处妾所安,愿子无伤怀。
东道石嶙峋,五年已三度。
旁观笑痴愚,讥其不安素。
世事每难平,更甚崎岖路。
人在坦途中,尚有未足处。
况我尝艰辛,几被浮名误。
往来阅历多,举止皆所惧。
今朝复出山,一步一回顾。
恋恋别诸峰,未了青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