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上为千牛乳,下有万石铅。
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
愿君扬其名,庶托文字传。
寒泉比吉士,清浊在其源。
不食我心恻,于泉非所患。
嗟我本何有,虚名空自缠。
不见子柳子,馀愚污溪山。
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
上为千牛乳,下有万石铅。
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
愿君扬其名,庶托文字传。
寒泉比吉士,清浊在其源。
不食我心恻,于泉非所患。
嗟我本何有,虚名空自缠。
不见子柳子,馀愚污溪山。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之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述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西山顶上的泉水。这座山不仅有着丰富的乳白色泉水(“上为千牛乳”),还伴随着坚硬如万石之重的铅质物质(“下有万石铅”)。作者通过对比著名的惠山泉水,表达了这处泉水在品质上的不逊色,但遗憾的是缺少了能与之匹配的人才(“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希望有人能够扬名并将其传诸后世。
诗中还提到了“寒泉比吉士”,意味着这泉水清澈如同品德高尚的君子,其清浊之分取决于泉源本身。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自然界有一种敬畏之心,不愿意因人为的干预而破坏其纯净(“不食我心恻,于泉非所患”)。
最后,诗人自嘲没有真正的才华和成就,只是一些虚名缠身(“嗟我本何有,虚名空自缠”),并感叹自己未能见到像子柳、子贡这样的古代圣贤,只是徒增愚昧,污染了溪山之美(“不见子柳子,馀愚污溪山”)。整首诗流露出苏轼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于自己身份与成就的一种自嘲和反思。